不懂專業技術方面的,但是作爲看番多年的肥宅還是能說幾句話的。

《大聖》和《哪吒》在宣傳方面有個共同點,就是有相當多的“自來水”觀衆。因此上映期間你經常能聽到“我已經三刷/四刷了”的發言。(流浪地球上映期也出現過)

一般來說,大量電影的宣發都是鋪天蓋地,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哪怕劇是爛劇,都得在宣傳上砸錢。但是大聖和哪吒上映的時候感覺沒有哪個平臺着重宣傳過,基本上都是真人安利的。(你能信哪吒竟然是我大姑安利給我的嗎)在宣傳上不賣力一般就不能被大衆所“看見”,從側面也能看出來,這是因爲劇方的經費不足以及在影視市場上話語權過於微弱。

迪士尼不可能缺錢,更不可能沒有話語權,現在國產動漫在資金和話語權上都太弱了,這也就造成,製作出的作品無論多優秀都比不上日本美國這種完整動漫產業鏈下生產出的影視作品。

但是諷刺的是,大聖和哪吒還都是曾經不被投資方重視的影片,而且這些年殺出來的優秀作品反而是曾經無人問津的工作室搞出來的……那些有錢有宣發的國漫反而是頂着“情懷”的名字在恰爛錢。

在恰爛錢的動漫的陪襯下,你就會發現大聖和哪吒的優秀,但是說實話,個人覺得這兩個片子確實不錯,但是還不夠好,它們還有瑕疵,完全不能跟現在的迪士尼作品相提並論。(這不是唱反調,是實話實說)

且兩部片子能看出來中國3d動畫還是在西方3d動畫的路上摸索,還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但因爲有“大聖”和“哪吒”兩個東方ip讓人遺忘了這個問題。

國漫真的很奇怪,它不像以2d動漫爲主的日本,也不像以3d動畫爲主的迪士尼,它全都要。這也就造成大量2d國漫學日本,好多國漫的畫風都是差不多的,一點國漫自己特色都沒有。(這些年有自己特色畫風的國漫能說出幾個?《那兔》《凹凸世界》、《刺客伍六七》、《大理寺日誌》《來喫紅小豆吧》……少之又少)甚至這些畫風及其相似的作品的製作方是誰你都分不出來,經常讓人懷疑是不是披着中國動漫皮的日本A-1(還不如A1,至少人家有拿的出手的作品而且每部動漫畫風還都不一樣呢)

15年《大聖》上映,19年《哪吒》上映,進步是有的,但是還不夠,國漫還是隻借了層皮還是沒有屬於自己的特色。這就像寫文章和畫畫,要先去模仿別人的文風和畫風,然後纔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現在國漫還沒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呢,怎麼跟人比?

從《大聖》上映後的“國漫崛起”,到《哪吒》上映後的“國漫仰臥起坐”,有很多人事實上已經對國漫不抱幻想了。不是說這兩部作品不好,只是對於看過許多好作品的人來說它們並沒有大家吹得那麼好。在自家吹吹就好了。身爲一部付費的影視作品,優秀是必須的,爲什麼四年過去了,國漫怎麼還跟小娃娃一樣非得被人寵着哄着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