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端妃一生最恨的人是華妃,爲了一洗“雪恥”,她終於物色了甄嬛。端妃最恨的人是華妃。

《甄嬛傳》中的端妃是一個在病榻上運籌帷幄的後宮之人。

她的一生沒有華妃的光彩照人,也沒有甄嬛的獨得恩寵,甚至不如眉莊、槿汐那般擁有彼此牽掛的愛情。

端妃是侍駕最久的嬪妃,其資歷超過了皇后,而其謀略智慧又勝甄嬛一籌。

她在宮內猶如隱士一般,少與人從往,但是她的智慧就在於不管她處於何種情境,都能用她的睿智聰慧,處事自如。

在宮斗的漩渦中,端妃遠離是非,保全了自己;她無生育能力,卻有女兒相陪,她是後宮笑到最後的那個人。

雖出身望族,資歷最老,但在後宮卻處在弱勢之地,被皇后利用,被華妃欺壓多年。

端妃有一個很顯赫的家族。也是後宮裏的老人,在剛入宮時得到過皇上的恩寵。

可皇上念念不忘的是他的純元皇后,而端妃心中只有皇上這一個男人。

端妃最恨的人是華妃。因爲當年的那碗安胎藥是端妃端來的,所以華妃一口咬定是端妃害死了她的孩子。

這麼多年來,華妃每次心中有怨氣,都會跑來端妃宮殿裏,對端妃又打又罵挑事撒氣。

其實端妃真的很無辜。皇帝忌憚華妃背後的年羹堯,不想讓華妃生下皇子。端妃也是將門之後,難道皇帝毫無忌憚?

讓端妃拿墮胎藥給華妃,這分明是皇帝的一石二鳥之計。

如果不是,當皇后讓端妃送墮胎藥時,知情的皇帝卻爲何不加阻攔;

當愚蠢的華妃因此而一直折磨着端妃,皇帝看在眼裏,卻從不聞不問。

不瞭解真情的華妃,根本就不聽端妃的任何解釋,直接就灌了端妃一碗紅花。這也直接導致端妃永遠不能懷孕。

可憐的端妃,心中所愛的男人只有皇上。

可這個皇上註定要面對諸多爭寵的嬪妃。即便有心上人,那也是純元、甄嬛……

聰明的端妃似乎看透了一切,可內心卻對這鏡中花水中月的宮中愛情抱憾終生。

誰讓皇上是自己的初戀。

可憐的端妃,身爲女人卻被皇家的無情和後宮的爭鬥,無端地被剝奪了做母親的權力。

作爲後宮的一個棋子,沒有能力爲自己嗚冤叫屈,唯能擁有的只有隱忍、克己,等待時機。端妃一生最恨的人是華妃,爲了一洗“雪恥”,她終於物色了甄嬛。

皇上永遠不缺女人,後宮的嬪妃一茬接一茬地上場。

但是被遺忘在後宮端妃一直在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尋找能和華妃抗爭的人。

深居簡出的端妃看上去不問世事,宮中只留吉祥一個侍婢。

她把宮裏所有的宮女都當成了自己的內線,她的大腦和目光也從來沒有懈怠,後宮中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甄嬛得寵的消息不斷的傳到端妃的耳朵裏:

新晉15位宮嬪,唯獨甄嬛被賜了封號,而且還是“菀”字,可見皇上是多麼重視這個“菀常在”;

這位菀常在在無寵的情況下被封爲菀貴人。無寵而晉封,這在本朝歷代後宮中是絕無僅有的;

緊接着又有消息傳來,菀貴人被賜椒房之寵,一連七夜侍寢,風頭簡直蓋過了盛寵的華妃。

據說這個菀貴人不但受寵,還聰明非凡,能輕易化解曹貴人的挑撥離間,這讓端妃對她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但謹慎的端妃還要求證,親自見一見這個菀貴人。

於是藉着溫宜公主的生日,端妃拖着病軀盛裝出席。

端妃一眼就看見端坐一旁的甄嬛,端妃立刻認定,甄嬛就是她要找的人!

在富察貴人小產的時候,端妃終於開始出手。

她用一個提前在現場找到的裝有香料的粉盒,用一句“曹貴人是比華妃厲害百倍的人”的話,引導甄嬛懷疑華妃和曹貴人。

其實端妃很清楚這件事是皇后做的。但她想扳倒的人是華妃。

事後華妃來折磨她,說“此事與我無關”。

端妃回了一句“與你有沒有關係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怎麼看”。

事實證明端妃果然沒有看走眼,甄嬛確實替她報了仇。並且把她喜歡的溫宜公主交給她撫養。端妃在劇中出場較晚,次數很少,但每每出現都能決定劇情的走向。

端妃在後宮裏面沒有什麼存在感,甚至劇情過半大半才姍姍來遲,可是端妃的每次出現,都能決定劇情的走向。

其實,在《甄嬛傳》伊始,端妃是出現過的。只不過只有其名不見其人,卻已經預示了這個嬪妃的與衆不同。

1、在新選秀女入宮拜見皇后之時,華妃當着皇后的面給所有宮女一個警告。太監介紹到端妃時,鏡頭中端妃的位置是空着的。太監便說到“端妃可能生病了”。

但事後交待:皇后居然讓剪秋代替自己去看端妃。

不難想象:①端妃常年有病。②在後宮要想得到皇后的關心,那絕對不是一般的本領。

劇中只通過很小的細節和對話就足以表明端妃在後宮有着舉重若輕的地位。

她是一個很有料的角色。

2、端妃第一次出場,是在爲溫宜慶生的家宴上。她投向甄嬛的一個眼神,說了一句“皇上又得佳人了”的賀語,送給溫宜公主一個陪嫁的貴重的項圈,都在宴會上顯得意味深長。

出門時又說“再待下去怕掃了那些唱大戲的人的興”。話中有話,引起諸人揣測;而通過一次家宴,端妃把宮裏那些小九九盡收眼底,也終於物色到自己中意的人。

3、甄嬛被華妃冤枉毒害溫儀,端妃前來解圍。不但完美破了華妃的局,還取得甄嬛的信任。

4、滴血驗親事件中,甄嬛化險爲夷,最後指認皇后陷害甄嬛時,敬妃幾句加起來都不如端妃一句“您已經是皇后了,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雖然沒有明說,但“聽話聽音”,幕後指使者一目瞭然。

5,槿汐和蘇培盛事發。甄嬛求端妃爲兩人說情。當時的端妃正在看《孟子》了,皇帝來了,端妃以孟子引出“存天理滅人慾”。

也許端妃本意就想怎樣解決對食一事,賣甄嬛一個人情。要麼是端妃實在太牛逼,隨手一本書就能找到靈感拯救槿汐蘇培盛。

6、甄嬛打胎陷害皇后這個橋段中,朧月的表現最佳,決定了皇后的結局。

但表面淡定的端妃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她在甄嬛邀請她們去內室之時,就猜到事情不對,所以掛完福袋立刻匆匆走人。一副局外人的模樣。

但是她留意聽了裏面的動靜,抓住了甄嬛說的“恐懼、害怕”,然後告訴皇上,語氣中暗示皇后對甄嬛有不利之舉。

瞧,這就是端妃,看問題很透,話中有話卻表達的滴水不漏,卻能引起別人關注,又能及時抽身保全自己。

這種舉止絕非一日練就。是溶含了她的智慧、克己、隱忍等等。端妃曾多次幫助甄嬛,但只是她的“借刀殺人”,她始終沒有完全站入甄嬛的隊伍。

端妃很容易被人認爲是甄嬛陣營中的一員,其實端妃只屬於她自己。她決定不會輕易爲他人利用,來挑戰自己的底線。

在富察貴人小產那場風波中,端妃明明知道是皇后策劃的,卻不顧甄嬛腹中的骨肉,把髒水往華妃身上潑,足以說明她只是利用甄嬛罷了。

後來甄嬛被罰跪流產,一向如“及時雨”一般的端妃卻沒來。她是想激化兩個人的矛盾,讓甄嬛和華妃成爲死敵。

甄嬛爲了皇帝對華妃的算計而感到心寒,端妃卻不以爲然。

甄嬛把端妃最想要的孩子給了她,可她卻絲毫沒有在純元臉的問題上提點過甄嬛。

甄嬛因爲純元故衣被責罰,也沒見端妃發聲過一句。

由此可見,端妃的性格上也有比較涼薄的一面。

華妃死後,端妃滿血復活,再也不是原來走一步都顫的樣子。

皇上死後,她又開始了她的隱居生活,只是她所恨的人——華妃和皇后死了;她愛的人——皇上不在了,心裏既沒恨也沒愛的她,帶着溫宜公主,從此再也沒有出現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