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次讀張愛玲的書時,心頭總會縈繞一絲絲憂傷。她在文學上的造詣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她卻在生活裏,乃至自己的感情生活中,都是個“失敗者”。

我並非指責她,只是覺得可惜。她人生中的三段感情,每次自己都付出得那麼濃烈,可是換回來的全都是傷害。

這也許跟她的童年是分不開的,從小母親就離開她出國求學了,沒多久她父親便給她找了一個繼母。現實中的繼母雖然想博得張愛玲的喜歡,可是她卻因爲各種誤會,繼母在她的筆下卻是一個“惡毒”的存在。

當然,生活在那樣的一個環境裏,張愛玲也覺得繼母的到來,導致了自己的父親不夠愛自己,她曾經在筆下怨懟自己的父親,說他不夠愛自己,不能體諒自己,甚至幾度拒絕了自己出國留學的想法。

後來,她忍受不了這樣的生活,選擇去尋找母親。可是,在與母親的相處中,她生活得依舊不快樂。母親對她的要求很嚴格,這也導致她慢慢地怨恨起了母親。就連她母親臨終想要見她一面的願望,都沒能實現。

也許,正是因爲有這樣的成長環境,所以她更渴望被理解和關愛。但,與此同時,也有一種“卑微”的情感,鑲嵌在了她的骨子裏。


02

淺略瞭解張愛玲的人,都以爲她生平只愛過兩個男人,實際上還有一個被大衆所忽略了。看過張愛玲《小團圓》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其中有個“燕山”,便是那個男人,他叫:桑弧。

對於桑弧,張愛玲是在胡蘭成之後遇到的男人,他是個有名的編劇兼導演,他在與張愛玲合作時相識。

他非常珍惜和張愛玲合作的每一部作品,每次改成劇本的時候,都是三思後再斟酌,生怕毀了張愛玲筆下的那個“世界”。

誠然,桑弧是愛張愛玲的,可是張愛玲因爲鑲嵌在骨子裏的自卑,讓她覺得自己配不上桑弧。就這樣,也許是可以幸福的一段稍微動了點心思的戀情,就這麼斷了。

其實,生活中像張愛玲錯過桑弧這樣的例子有不少,雖然知道對方的心意,卻害怕時光會沖淡對方對自己的喜愛,從而不敢接受這段戀情,最終導致兩個人就這麼“錯過”了。

《大魚海棠》中有這麼一段背景話語:你不妨大膽一些,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如果,張愛玲不那麼自卑,稍微活得“清高”一些,興許她就不會錯過桑弧了吧。


03

當然,在張愛玲悲哀的“愛情三部曲”中,讓她受傷最重的便是胡蘭成。

胡蘭成是張愛玲愛上的第一個男人,她爲了這個男人可謂是傾盡過所有,把自己多年來賺來的稿費,全都給了那個只會用謊言哄騙她的胡蘭成。

張愛玲認識胡蘭成的時候,他那個時候還有婚姻在身。很多人都不明白,爲什麼張愛玲會去做一個“插足”別人婚姻的人。

其實,也怪那個時候的張愛玲,太過單純了吧。胡蘭成其實也是一名作家,只不過他還有另外一個令人唾棄的名聲,那就是“漢奸”。

不過,不得不說胡蘭成是很有手段的,他不僅會寫作,並且更會用自己獨有的手段俘獲女人的芳心。

所以,之後張愛玲纔會寫了那句讓很多人都心疼的句子:愛一個人可以卑微到塵埃裏,然後開出花來。

也正是因爲同樣對文字的敏銳,讓兩個人有了不少的共同語言,所以張愛玲才義無反顧地陷了進去。

後來張愛玲如願嫁給了胡蘭成,可在他們婚姻存續期間,張愛玲發現胡蘭成背叛過自己兩次。之後,張愛玲才發現,原來自己愛上的男人是個“花心”的“渣男”。

雖然張愛玲最後跟胡蘭成提出了離婚,但是在婚姻存續期間,胡蘭成不僅有背叛的行爲,還頻繁地問張愛玲要錢。

更讓人氣憤的是,當胡蘭成一無所有的時候,他竟然還厚着臉皮再回去找張愛玲。

以前我看別人評價張愛玲,說她在結束和胡蘭成的感情時很決絕和灑脫。

其實不然,不然她之後不可能卑微地錯過桑孤,正是因爲她覺得男人都是貪心不足的,再加上她本就自卑,所以纔會沒勇氣接受桑孤。


04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無法在一段感情中灑脫地脫身,因爲之前深愛過,就算是行動和語言上能做到瀟灑轉身,可是誰也無法欺騙自己的內心。

尤其在之後的文字中,張愛玲把“愛之深”變成了“責之切”,她把那個如爛泥一樣的胡蘭成,寫進了自己的小說裏,追悔過,痛恨過。

看過《紅玫瑰與白玫瑰》的人都應該知道,張愛玲在這部小說裏,就寓意了男人的貪心不足。如果選擇了紅玫瑰,必然就會錯過白玫瑰;而選擇了白玫瑰,那麼就會與紅玫瑰失之交臂。

也許,她就是因爲被胡蘭成深深地傷害過,所以纔會對愛情有了這樣的醒悟。

不過,張愛玲第三段感情,算是平淡的,也算是幸福的。

張愛玲人生裏遇到的第三個男人是賴雅,這個男人也是她的第二任丈夫,只不過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們之間的年齡相差也很大。


當初,張愛玲卑微地愛上的胡蘭成,他們之間相差十幾歲,而張愛玲和一見如故的賴雅也相差了二十九歲。

我們都說,愛情不分年齡,只要兩個人生活在一起,彼此都是心甘情願,並且能感受到幸福就好。

張愛玲在第三段感情中,再次感受到了愛。賴雅雖然大了張愛玲29歲,但是他懂張愛玲。正是因爲這份“懂得”,所以張愛玲一直在賴雅身邊,照顧他,直至他離開這個世界。

以前,我在一本書上看到過別人對張愛玲的評價,說她人生中經歷了三段感情。第一段感情是悲傷的,令人心疼的;第二段感情是可惜的,錯過太過惋惜;而第三段感情則是平淡的,也許也是幸福的,因爲有個人能懂她。

看過所有張愛玲的書後,總覺得她的文字間透露的,多半都是憂傷的。

也許是受成長的影響,以及在第一段感情中受得傷的緣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