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還有一種股民什麼都會,但是就是賺不到錢,因爲你不知道該怎麼做,沒有實戰經驗,股票漲或跌是先從政策開始,到資金,纔到技術,希望朋友們別弄亂了。這樣的操作如果沒有建立在熟練駕御自己心靈的基礎上你是絕對做不出來的,這也正是市場上散戶,總喜歡買入還沒有啓動的股票,而對主力發動行情的股票視而不見的根本原因。

第一個問題,重融資的功能定位。

步入2000年以來,A股市場就出現了四輪大熊市行情,而熊市調整的行情卻佔據了三分之二的時間。然而,面對牛短熊長的A股市場,導致股市長期走熊的一個關鍵因素,則是股票市場被賦予了特殊的使命,而多年來重融資現象也成爲了A股市場的真實寫照。

從當初的國企脫貧解困,到近期的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實際上還是不斷強化了股票市場的重融資需求。從中長期的發展趨勢來看,融資本身屬於重要的功能,而註冊制度也是資本市場走向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方向。然而,作爲一種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發行制度,卻缺乏了充分的配套支持,而在缺乏成熟優勝劣汰功能、上市率與退市率長期處於失衡發展的狀態以及缺乏證券法的加快修訂與完善等舉措的背景下,實際上也容易讓註冊制的落地變了味。

所幸的是,目前只是科創板試點註冊制,而非整個A股市場推行註冊制,這也是一種摸索與試驗。但,註冊制模式的開啓,必須要具備充分的配套準備,否則仍需提防水土不服,變相加劇市場融資壓力的風險。很顯然,對於後續註冊制的落地進程,將會直接影響到A股市場的定位功能,對未來A股市場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比較重要的影響。

第二個問題,股市長期變相造富少數羣體。

在長期重融資的市場環境下,大量企業通過不同的方式與途徑進入到資本市場之中,有的進入了主板市場,有的進入了創業板市場,而有的進入了新三板市場等。其中,多年來,最具造富效應的,莫過於主板以及中小創業板市場的持續造富現象。

實際上,這些年來,A股市場也通過減持新規升級版等配套措施來減緩限售股的解禁風險,尤其是集中解禁風險。但是,從實際情況下,大股東仍然可以借道花式減持、組合式減持乃至股權質押強行平倉等方式完成變相減持的目的。

本來,在市場步入熊市環境之後,大股東的減持意願應該不高,每個人都希望實現利潤最大化,但爲何多年來依舊產生出源源不斷的限售股減持需求呢?歸根到底,一個來自於新股上市的不敗神話,過高的溢價表現大幅增加了大股東及相關受益者的持股利潤,面對逾百倍的估值水平,減持需求也會一下子釋放;另一個則是來自於大股東極低的持股成本,而面對上市後數十倍乃至數百倍的鉅額利潤,即使二級市場價格暴跌逾50%,大股東或原始股東都是擁有鉅額利潤,而巨大的造富效應也造成了大量企業加快發行上市的步伐。

從鼓勵企業上市的初衷來看,爲了企業可以做大做強,拓寬融資渠道,但實際情況下,卻忽略了資本的逐利性,當資本市場形成巨大的造富效應時,上市後大股東往往思考的是減持套現,而並非實幹經營。歸根到底,還是市場土壤的問題,不從暴利環節徵收鉅額稅收、不從減持新規上細化規則,最終還是難改股市長期變相造富少數羣體的現象,而龐大的限售股堰塞湖壓力,則是當前市場所面臨的最嚴峻問題。

第三個問題,政策環境未能夠有一個明確性的方向指引。

作爲一個典型的政策市場,A股市場的走勢乃至市場的資金面環境,多容易受到政策環境的變化影響。在實際情況下,當股市政策環境明顯回暖,監管環境略顯放鬆之際,則市場資金很快重新活躍,營造出一個賺錢效應。但是,當市場賺錢效應略有修復之時,反而容易遭遇到政策環境收緊的影響,而對於敏感性非常強的資金而言,經過了幾輪的政策環境變動,反而變得謹慎與小心,而股票市場的政策環境未能夠形成一個明確性的方向指引,則場外資金往往不敢輕舉妄動,保持謹慎小心的態度仍然佔據主導地位。

第四個問題,大資金大機構的自律性不足,未能從真正意義上起到引導市場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作用。

隨着機構投資者的逐漸壯大, A股市場的散戶化比重有逐漸下降的趨勢,這本來屬於股票市場走向成熟的標誌信號。但是,在信息不對稱、持股成本不對稱以及資金不對稱的背景下,A股市場的部分大資金大機構往往缺乏一定的自律性,而作爲市場走勢的重要影響力量,大資金大機構理應積極引導價值投資、長期投資,而不是頻繁高拋低吸,或集體抱團取暖某幾家上市公司。由此可見,對於大資金大機構的自律性仍然有待提升,而其積極引導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作用仍然有待發揮。

第五個問題,投資者保護仍有不少改進與完善的地方。

近年來,國內資本市場在投資者保護方面有着不少的努力,但參考海外成熟市場的做法,國內市場在投資者保護的實質性內容上,卻仍顯不足。例如,集體訴訟制度、設立非營利性的證券投資者保護公司、平準基金等。此外,在國內投資者保護方面,最重要的,還是要簡化前置條件的設置、完善民事索賠機制,並從實質性提升投資者的索賠效率。對於近年來熱議的退市常態化問題,實際上還是需要建立在充分投資者保護的基礎之上,否則股市退市率的大幅提升,投資者還是最終的受損者。

或許,對於上述提及的五個問題,會是現階段內投資者最希望解決的問題,這也是中國股票市場走向健康、成熟的關鍵所在。

交易大師詹姆斯·羅吉爾斯說過“我只等着大把鈔票堆在牆角,才走過去,毫不費力地撿起來。別的,我什麼也不做。”

但在我們的交易卻並非如大師所說的那麼簡單。有時候我們非但沒有撿到錢還損失了本金。

那麼股市到底有沒有如大師所說的那種輕易撿錢的機會呢?

我的回答是:“有!”

做股票的人一定知道股票市場有主力,主力會刻意誤導散戶,主力明明要啓動行情卻偏偏故意先來個大跌,導致我們看不清楚真實的方向,該買的時候賣,該賣的時候買。這樣的行爲就是通過策略強加於我們的風險。

同樣如果我們看穿了主力的誤導,我們就找到了最堅實的買入信心與證據。所以我們既會因爲主力的誤導而做出錯誤選擇,也會因爲主力的行爲而獲得機會與利潤。所以這也是贏虧同源的。

但主力的操作分析起來感覺還可以,好象真的是有風險也有機會,但爲什麼到了真實的操作上,散戶們總是喫虧受傷呢?因爲這是由策略性風險的高技巧性所決定了的。

主力做出的操作都是建立在人性的對立面上的,你要想你的操作能跟上主力的節奏你就必須能作出違揹人的本性的操作。這樣的操作如果沒有建立在熟練駕御自己心靈的基礎上你是絕對做不出來的,這也正是市場上散戶,總喜歡買入還沒有啓動的股票,而對主力發動行情的股票視而不見的根本原因!

主力控盤就是要通過他們的操盤技巧,來達到讓股票的走勢違揹人性,從而讓衆多小散看得見卻跟不上。這樣的策略性風險給予散戶的結果,就是散戶捕捉不到大的波動,來對沖他們固有的系統性風險,然後心態再變壞,再自己主動製造人爲主觀性風險,從而達不成到在市場上獲得利潤的目的。

主力運作流程

不論是哪一類主力莊家,總是離不開建倉、拉昇、出貨這三個階段,這是最基本的“三部曲”,是運作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但在具體的操作中,運作的流程並非那麼簡單。一個完成的運作流程應包括以下階段:運作前的準備、建倉、試盤、整理、初升、洗盤、拉昇、出貨、反彈、砸盤、掃尾。

主力運作手法多樣、風格不一、不是每個主力的運作都會經歷以上這些階段!

本章將重點介紹主力運作的4個常見階段:建倉階段、拉昇階段、洗盤階段和出貨階段。

建倉是主力運作的第一步,能否在極其隱蔽的情況下收集到足夠的低價籌碼,關係到運作是否能夠順利進行。

一、橫盤式建倉

橫盤式建倉一般出現在股價長期下跌之後,股價長期在一個狹窄的區域內波動,形成窄幅盤整震盪。

很多人因爲無法忍受股價長時間橫盤而失去耐心,紛紛割肉去追強勢股,主力則趁機完全承接住拋盤,完成建倉工作。

這種橫盤式建倉的時間一般都要在3個月以上,最好在半年以上,雖然每日的成交量並不大,但是長時間累計的成交卻非常可觀。

二、箱體式建倉

這種建倉方式表現爲股價在一個箱體內上下波動,當股價上升至某一水平高度,股價便會回落;當股價回落至某一水平高度,股價便會回升,如此反覆。

在成交量上,一般表現爲上漲時放量,回落時縮量的狀態。

箱體式建倉與橫盤式建倉本質上是一樣的,區別在於:箱體式建倉股價波動幅度較大,時間較短;橫盤式建倉股價波動幅度很窄,時間較長。

三、拉高式建倉

這種建倉方式大多出現在冷門股、長期下跌的股票以及突發利好有重大題材的股票中。

建倉時以大陽線,甚至漲停板將股價從低位迅速拉昇,成交量急速放大,這種以空間換時間的建倉方式表明主力資金雄厚、手法剽悍。

四、打壓式建倉

主力運用手中已有的籌碼,不計成本的向下砸盤,令股價快速大幅下跌,使散戶心理崩潰,紛紛割肉止損,主力則全數承接。

主力往往藉助指數深度下跌、個股向下破位或出現重大利空時,進行打壓建倉。

打壓式建倉不能隨意介入,需知道破位式下跌前期與打壓式建倉極爲相似。

主力建倉時,在形態上往往會伴隨着一些經典的底部形態,如頭肩底、圓弧底、三重底等。在量價關係上,多以陽線放量、陰線縮量存在,有時也會出現個別陰線放量的情況。

一、逆勢而爲。

股民炒股第一天就會被警告:炒股一定要順勢而爲。所謂順勢而爲就是指大盤長期均線的走勢呈現多頭,大趨勢向上運行,這樣的行情下擇機入市,只要不是垃圾股,賺錢還是大概率的!但是大部分股民在股市中往往把這句話拋在腦後,總覺得自己選的個股趨勢不錯,邊果斷買入,接下來的日子就是苦苦等待解套,短則等待幾個月,長則等待幾年。

二、只愛短線。

只要是股民,心中都有幾個牛股,有的漲了300%,有的漲了500%,甚至漲了1000%!哪一個牛股不是經歷了至少3個月以上的時間纔有這樣的漲幅

三、永遠滿倉操作

無論炒股資金是多少,每次操作必梭哈,全倉買入,隨後股市下跌,只能幹看這自己的賬戶虧損越來越大,割肉吧,不忍心,不割肉,繼續虧損,等反彈時也有資金做T,沒等達到自己的買入價,又開始殺跌,最終散戶基本都會滴血割肉!

四、從不空倉

寧可天天套牢,不可一日無股!這是當下散戶的真實寫照!如果賬戶一天或一兩週沒有股票,沒有操作,就似乎是全身不舒服,就覺得是在虧錢!只要立即買入了股票,不管是賺錢還是虧損,就全身舒服了

五、各種股票一大把

打開賬戶一看,幾乎大多數股民賬戶的股票少則三五隻,多則七八隻。買一隻不行,再買一隻,還不行,再買一隻……也許一段時間是有一隻股票賺錢了,但能抵得過其他股票虧得嗎

六、太貪心

我相信很大一部分的股民都會有這樣的心裏:哎喲,今天的走勢不錯哦,明天肯定還會繼續漲,先等幾天再出,不急......結果呢?第二天就被套了。永遠記住一句話:錢不進自己口袋都不是自己的!

七、沒有主見,喜歡朋友推薦股票

每次跟股民交流的時候,我都會先問他們一個問題:你買的這隻股是自己選的還是朋友推薦的?大多數都是說,朋友推薦的,這就是你邁進虧錢的第一步!記住:只要是專業的金融專家都不會給你推薦股票,而他們只會教你怎麼去選股,炒股沒有捷徑只有自己學會了方法才能獨立投資,因爲巴菲特說過一句話:千萬不要給別人推薦股票,就算你的觀點非常正確。

八、不會止盈

賺錢的時候想着賺更多,明明今天可以出來一部分先鎖定一些利潤,但就是總覺得第二天還會繼續漲,在他心裏就認爲股市只會漲不會跌,先拿着,拿着拿着,就變成套着了,往往這種心態都會讓你賺的錢虧回去!

九、不會止損

當大盤處於一個調整震盪的行情中時,很多股民手中的股票都岌岌可危,有的甚至已經深套了,這時候往往很多股民都選擇繼續持有,堅決不割肉。

十、不願意學習技術(懶惰)

還有一種股民什麼都會,但是就是賺不到錢,因爲你不知道該怎麼做,沒有實戰經驗,股票漲或跌是先從政策開始,到資金,纔到技術,希望朋友們別弄亂了!三步缺一不可!切記,切記!在股市裏要把風險放第一,利潤放第二。如果你不能避開沒波危險,別想着能賺到利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