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性格直接影響孩子未來!北大教授:這6件事,你做對了嗎!

我們都應該聽說“這個孩子的性格和他母親很相似”。這不是隨便說的。從育兒心理來看,母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孩子的性格和價值觀都會受到母親的影響。母親的言行也會反映在孩子身上,甚至性格也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未來。換言之,孩子將由父母教導,他是父母的一方。北大教授還表示,無論孩子是否優秀,母親的性格也起着重要的引導作用。如果母親性格溫和,孩子也會很有禮貌。相反,脾氣暴躁的母親,孩子不會被別人喜歡。似乎只有知道是非的母親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爲此,北大教授也總結了6件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事,媽媽們一定要學會,畢竟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媽媽的教育,也不離開家庭氛圍的影響,如果做好了這6件事,孩子很容易培養出優秀的人格魅力,他的性格也會討人喜歡,這6件事,你們都做對了嗎?

一、忘掉煩惱,別把情緒施壓在孩子身上

生活和工作的雙重壓力,總能給人帶來負面情緒,哪怕再和善的媽媽,只要是受到委屈總想要發泄一番,尤其是在工作遲到時被扣錢,工作中跟同事吵架,這些原因都會導致媽媽情緒異常,強行壓制着情緒也並非是好事,但一回家就想着發泄,情緒只會是發泄在孩子身上。

小編覺得,作爲媽媽,情緒異常的暴躁會導致孩子很難適應,久而久之會讓孩子以爲,媽媽對自己並不喜歡,媽媽性格暴躁也會讓孩子變得膽怯又懦弱。

二、重視和誇讚他們的成就,哪怕並不厲害

孩子在小時候最渴望受到表揚,他們一旦擁有了成績就會沾沾自喜,也會興奮的把成績拿給媽媽看,哪怕是得了一顆小紅星都希望受到誇獎,不過有部分媽媽會覺得這並沒什麼,孩子有了成績反而會連續打擊,責怪他能力不如其它的孩子。

小編覺得,孩子很容易被媽媽的話傷了自尊,無論取得多大的成就,這都是孩子小小的進步表現,哪怕並不厲害,媽媽也儘量給與誇讚,這樣孩子才能擁有自信心,幹任何事纔會有動力。

三、媽媽們別讓孩子覺得你是無知的媽媽

作爲孩子最好的老師,媽媽也不單單起到要照顧孩子的作用,甚至會被孩子要求教學習,不過很媽學才疏學淺,還不懂很多進步,被孩子追問也會說一句不懂,這樣會讓孩子覺得媽媽是“無知”的。

小編覺得,最好的教育也並非是媽媽們“上懂天文,下知地理”,若是媽媽也被問題問倒,應該陪同孩子一起去尋找答案。

四、遇事別衝動,警告自己要淡定

孩子成長期間,媽媽難免會不滿他們的行爲表現,例如考試沒考好,部分媽媽會嚴厲批評,導致自己的形象在孩子心中就是母老虎,越衝動,性格越暴躁的媽媽,就會讓孩子覺得害怕,孩子也就不願再接近媽媽了。

小編覺得,遇事衝動會顯得媽媽情商很低,對孩子的性格也會起到不好的引導作用,如果情緒異常暴躁想發泄時,媽媽最好警告自己要淡定,可以到廁所裏深呼吸,安撫一下情緒。

五、臨睡前,幫助孩子緩解心理壓力

孩子雖小,但也會有煩心事,本身就是懵懂的年級,有諸多事情他們也想不開,很容易變得焦慮,在臨時前,媽媽最好幫助孩子緩解心理壓力,比如通過聊天瞭解到孩子的心理情況,若是真的有問題應當及時解決,睡前也可以通過講故事,幫助孩子分散精力,緩解壓力。

小編覺得,睡前講故事緩解壓力的方法,不僅能增加親子關係的氛圍,也能讓孩子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是一石二鳥之計。

六、陪孩子克服困難,教會孩子要勇敢面對

孩子遇到挫折是避免不了的事情,一旦受挫,大部分孩子精神會頹廢,做事也容易放棄,時間一久,孩子容易缺乏勇氣,做事也不果敢,其實孩子受到挫折後,媽媽可以陪他一起面對。

小編覺得,陪孩子去克服困難,不僅能讓孩子感受到母愛的力量,也能教會他變得勇敢堅強。

看完這6件事,相信媽媽們已經對教育孩子方面有了一定的瞭解,小編覺得,媽媽是孩子人生路上的首個啓蒙人,媽媽的性格和行爲對孩子有着很大的影響,在生活中,媽媽儘量嚴於律己,多站在孩子角度思索問題,對孩子也不要過於暴力,這樣家庭才能更和諧更幸福,你們還有哪些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