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末,很多想必很多艺考生都都经历了统考。

一些幸运儿已经出线,等待校考,因为疫情,有些学校的校考没有如期进行。

回顾当时的考试,可能很多人都考到了影评。

作为一名编导类艺术生,影评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几乎每个考生都会有一份必看电影清单,并且在看完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一篇影评。

2019年的考试中出现了一些2018上映的电影,

同年上映的《我不是药神》也是蕴含了很大的道理

,同样成了当时编导艺考的热门话题。

《我不是药神》作为暑期档影片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获得了极高的票房。这部影片将当时的社会问题——药品问题展现了出来,非常引人深思。

这部电影的导演文牧野将视角放置于高价抗癌药这一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上

,融合了个人对社会的思考,制作了一部具有特殊意义价值的佳作。影片通过讲述程勇与吕受益、刘牧师、思慧等众多白血病人之间深入人心的故事。吟唱出一首生命的赞礼。

生命的吟唱来自对生存的渴望。

当吕受益恳求程勇去印度渡药时,吕受益占据了画面的主体部分,此时旁边的程勇处于画面下方。导演对这一画面的处理,使吕受益站在生存的角度:他背后射在身上的光线正是他对生存的渴望,

印度药使他原本黑暗黯淡的生存之路有了点点光芒

。而这不只是印度药带给他的,更是他内心散发出的对生命与生存的渴求。

当印度药运来摆在吕受益面前时,特写镜头下的他充满着激动兴奋的神情,

枯瘦蜡黄的脸上虽然毫无血色,但眼神里充满了光亮。

吕受益通过对生命的渴望,吟唱出一首生命的赞礼。

情义的纽带是对生命吟唱的助推。

当白血病老太握着曹斌的手,乞求他放过药贩子时,这时导演将法与情的问题呈现在曹斌以及观众面前。两双相互握着的手,不止是老太对曹斌的恳求,同时也是法与情的交融。

对曹斌的特写镜头表现了他内心的动摇,同时也意味着法对情做出的退让。

而曹斌内心的转变也使情与法的问题更加突出。导演通过法与情的这一问题使情义成为对生命吟唱的助推。吟唱出一曲温暖的生命之歌。

对自我的救赎体现出对生命的吟唱,彰显了人性的伟大光辉。

当程勇站在窗前决定购买格列宁时,此时的他置身于画面的唯一光源下。对于白血病患者,他是神圣光辉的形象,而背后的光芒不只意味着白血病患者的希望,更是对程勇所散发的人性光辉的真实写照。

当他决定不惜损失自己利益去为患者降低药价时

,此时特写镜头下的他眼神坚定,与之前贪图利益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这也意味着程勇实现了自我的救赎,彰显出了人性的光辉,吟唱出一曲生命的希望之歌。

《我不是药神》中社会问题的融入,使药价问题更多地得到社会的关注

,具有特殊意义。这就决定了这部影片并不同于其他商业片,同时,这部影片的出现也缓解了爆米花电影扎堆的现象,为我国商业片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其实,每部影片都值得我们去深思,不只是编导艺术生,

希望每个人在观看电影时都可以有自己的思考与认知

,在每一部电影中都可以有自己的收获。虽然,艺考的路很难走,但是相信大家只要用心,努力,真正的去思考,不留下遗憾,一定会如愿以偿,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

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点一点积累下来的

,相信大家只要日常积累得足够多,在最后关头一定可以厚积薄发,加油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