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打破这种死气沉沉的选官制度,曹操先后三次下诏,颁布唯才是举令,为曹魏政权吸收了大批出身寒门却又苦无出路的人才。从选官角度来看,蜀国后期人才凋敝的一大主要原因,恰好与曹魏相反。

大家好,我们的小楠姐聊生活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常言道,“为政之要,惟在用人”。纵观历史发展,各朝代兴盛与否,直接取决于统治者对人才的选拔与任用。如何选拔人才?又如何对选拔出的人才进行合理任用?这是每一个统治者都面临过的问题。正因如此,统治者们为了适应国情,都会对本朝的选官制度进行演变、发展和完善。经过数千年发展,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衍生出了夏商西周时期的世官制、两汉时期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以及隋唐之后的科举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汉末三国之际的选官制度,却区别于传统的选官制度。东汉末年,王室衰微、朝纲崩坏、礼度不存。受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影响,故而这个时代也集中了各种选官制度的影子。因此,三国时期的选官制度不仅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对魏蜀吴三国的最终走向造成了一定影响。
魏蜀吴三国的一致性
据《三国志》、《资治通鉴》、《华阳国志》等史料记载的情况来看,三国选官制度虽然参差不齐,但依旧在某些方面有着共同,这主要体现对更早选官制度的继承上面。
首先,来看军功爵制在三国早期的发展。自汉末以来,门阀士族始终掌握着社会中的大多数资源。而想要打破这种垄断,唯有经过变革。何谓变革?社会陷入动荡,王朝更迭之始。不少寒门武人欲获得政治地位上的提升,只能加入行伍之列,以性命搏一个光明未来。蜀国上将魏延出身寒微,只能“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所谓部曲,可以理解为主将的私人部队。他们往往拖家带口,因此还具有“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继承制特点。
军功爵制始于战国,被秦朝大力推广。这种以军功数量、大小为封赏依据的选官制度,极大促进了寒门武人的积极性。如吕布、张辽等人,“以骁武给并州”,成为当地颇有影响力的武将,从而被并州刺史丁原拉拢,这才有机会走上历史舞台。汉中之战期间,名不见经传的老将黄忠大展神威,以曹魏名将夏侯渊的首级换得了后将军一职。因此在三分未定、诸侯混战期间,寒门武人想要出人头地,只能依仗这种简单、粗暴的军功爵制。
其次,汉代的察举征辟制度依旧是这个时代的主要选官方式。察举制交由地方大员完成,向朝廷举荐品行、修养和出身良好的贤才,再经由朝廷考察、审核之后委以重用。而征辟制则一般在名门高族中流行,一般由皇帝和高级官员亲自聘请。如袁绍、曹操等枭雄,皆是举孝廉出身。即便是三国鼎立之后,不少名士依旧能凭借朝廷征辟,从而络绎不绝地入朝为官。
察举制能继续推行下去,实则受到了门阀世家的影响。换言之,不少世家子弟想要入仕,便能通过察举制顺利步入朝廷。究其原因,这是因为曹刘孙三家皆是庶族出身,在建立政权之后,不得不依靠士族力量来维系自己的统治。因此三国时代的统治者与门阀士族,是互利互惠的关系,而察举制度便是他们维系彼此间关系的重要纽带。如刘备入蜀时,为取得益州豪族吴氏支持,便与之采取联姻手段。刘备称帝后,吴氏亦成为吴皇后。
此外,西周时期的世官制(即世卿世禄制),在三国时代亦有沿袭,具体表现为任子制度。魏蜀吴三国都有不少将二代,便通过任子制顺利进入仕途。如东吴名将朱异(大将朱桓之子),便曾“以父任除郎,后拜骑都尉”。名将封妻荫子,也成了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
曹魏选官制度的先进
在三国之中,唯有曹操认识到了这种现象的弊端。为了打破这种死气沉沉的选官制度,曹操先后三次下诏,颁布唯才是举令,为曹魏政权吸收了大批出身寒门却又苦无出路的人才。《宋书·恩幸传》记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曹操执政时期,大批人才各司其职,从而有条不紊地让曹魏政权迅猛发展。
魏文帝曹丕即位后,继续沿用曹操选拔人才的思想,并在陈群的建议下,颁布了影响后世几百年的九品中正制度。曹魏前期,统治者继续沿用“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为宗旨,对寒门人才大加赏拔。曹魏统治者唯才是举,这便是他们能始终强盛的一个主要原因。可惜的是,从曹魏末年开始,九品中正制逐渐被世家大族把持,反倒成了他们维护自身地位的绝佳利器。
蜀国后期的人才凋敝
从选官角度来看,蜀国后期人才凋敝的一大主要原因,恰好与曹魏相反。刘备入蜀之后,依托士族力量建立蜀国,故而大肆赏拔了不少清流名士。而诸葛亮掌权后,他更有些任人唯亲,所选官吏多是出身于荆州士族。尽管蜀国“国不置史,注记无官”,可是读《三国志》中的《蜀书》可知,蜀国重要官员,几乎皆是被征辟入府。
如蜀国名臣马良、陈震、廖立,皆是“先主领荆州牧,辟为从事”。总而言之,刘备和诸葛亮在选拔人才之时都暴露了一个弊端,那就是过分注重人才的出身和名气。这种办法虽然能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却也为蜀国后期人才凋敝的窘境埋下了深重隐患。“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虽然只是后人的一种调侃,但它的确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
这种尴尬境遇,更是蜀国灭亡的一大根源。不难发现,蜀国中后期一来,朝中重担全部集中在了诸葛亮、蒋琬、费祎等人的身上:“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从这个例子不难发现,蒋琬、费祎虽然颇有威信,但他们执政以来,蜀国境遇依旧和诸葛亮时期雷同。事无巨细,都要他们亲自处理。这不仅使得蜀国军政要务的效率极大降低,更导致国家其他青年人才缺少锻炼机会。因此诸葛亮、蒋琬、费祎去世后,蜀国人才青黄不接。
诸葛瞻、董阙执政期间,“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堂堂两位两位辅国大臣,面对宦官黄皓专权,竟然无法阻止,这是何等的讽刺?上层官员尚且如此,更别提蜀国各地的小官吏了。这也难怪,明末思想家王夫之会在《读通鉴论》中这般感慨:“蒋琬死,费祎刺,蜀汉之亡必也,无人故也。”
参考文献:
裴注《三国志》
袁弘《后汉纪》
范晔《后汉书》
司马光《资治通鉴》
王夫之《读通鉴论》
常璩《华阳国志》
沈约《宋书》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