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知道我们单位要招人,父亲的一位朋友想找我帮一下忙,说他儿子刚好大学毕业,读的专业刚好跟单位招聘的专业对口,看能不能让他儿子也来试试。

对于这种类似的“请托”,我一般都是尽量推掉,我不想为了个人的“私情”,去跟单位提什么要求。当然更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我知道做我们这行的“苦”,怕大费周章“搞”进来的人吃不了这个苦,突然撂挑子不干了,两边都不讨好。

但是后来我了解到,招人的名额还没报满,遂答应跟领导提提。没想到一提,他们竟然爽快答应了,说可以先通知他来参加笔试,届时再择优录取。

但是笔试的日子临近,还没见小孩跟我联系。后来终于在开考的两天打电话给我,说要跟我面谈。小伙子长得倒是蛮斯文干练的,看到他几次欲言又止,我严肃一点问他是不是真的想从事这行。他迟疑了片刻,支支吾吾,说其实这都是他父亲的意思,他自己是不太想进入体制内工作。

小孩说还是想自己先出去闯闯,趁年轻出去拼一拼,检验一下自己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大不了混不好,再回来考个公务员也不迟。我认同了他的想法,年轻人就该有自己的计划,想出去就勇敢走出去。

后来小孩去了广州,在一家大型传媒公司做新媒体,据说做得还不错,大学读的专业也没有丢。而且从他父亲嘴里得知,前不久小孩还回县城买了套房,让两个老人在县城居住。

年轻的时候确实不能过早地选择安逸,心中有梦就勇敢走出去追逐。既是增长见识,又能提高综合素质,提升职业能力,为自己的命运前途畅通道路,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更多可能。

最主要的还是,不要让自己在回望青春、回首往事时悔不当初、徒留遗憾。而是会心的微笑,自豪的神情。

我的一位大学女同学,毕业聚餐那晚喝了些酒,带着几分醉意,说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说自己毕业后一定要到大城市去闯荡,最好是北上广一线城市,一定要在那里混出个名堂来。

当时我们听着都不以为然,毕竟你从一个小地方来,又不是名校毕业,去一线城市混,谈何容易?瞧瞧那些“北漂”们,住着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吃快餐面吃到嘴麻,挤地铁挤到脸变形,虽然吃了苦中苦,却没能成人上人,成功的人凤毛麟角。

若干年后,我们大学同学聚会,当年那位慷慨陈词的女同学没来参加,还以为她是因当年夸下了海口而不好意思来参加。没想到却听到组织的同学说,她要在一场特别重要的商业活动做主题演讲,时间冲突了。现在在北京混得还不错,是一家大公司的中层。

于是,很多当年不以为然的同学却都羡慕起她来,佩服她有梦敢去追,想走出去就走出去。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其实不是没有梦想,不是没有向往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只是我们连走出去的勇气都没有。

而那些想出去就出去,勇敢去追梦的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大都在大都市里站稳了脚跟,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像我的一个小兄弟,正规的书都没念过几年,但是敢闯敢干,还特别喜欢“吟诗作对”,追求诗和远方。

数年间,他不断地转移阵地、频繁地换工作、不停地创业、持续地写诗,硬是一路杀进了上海滩,成为浦东某栋写字楼里的白领,还经常看到他在朋友圈晒在江南水乡作诗的动态。

他们的成功容易吗?你看着是容易,你连跨出一步的勇气都没有,你就无法想象别人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别人的努力只道是寻常,而我们所谓的努力,只是停留在微信简介和QQ签名上:“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确实也只能感动自己而已,然并卵。

之前有一位同学在一所中师教书,后来不喜欢每天的按部就班和原地打转,讨厌一眼就能看到底的枯燥人生,于是辞了职跑出去“闯荡”,以期让自己的人生过得丰盈饱满。

数年来他干过业务员、销售、策展人,买过医疗器械、大米、种子,自己也创过几次业……在别人看来,他这些年尽是瞎折腾,没有取得什么骄人的业绩。

而且,他之前从教的那所学校跟高校整合升级,成了一所大学院校,原先的同事们也跟着升级,摇身一变,都成了大学讲师或副教授。不仅“有点钱有点闲”,社会地位也得到提高。很多好朋友都替这名同学不值,认为他辞职是错误的选择。

可他本人并没有这样想,他说,现代社会是多元的,不能只是一种价值标准,不要什么都以名利去衡量。选择自己喜欢的,那才是有意义的,也才是最值得的。而且他在省城和市里都置了房产,也算是混得不错啦。总之,他没有后悔当年的选择。

其实,不管是追逐惊涛骇浪,还是选择平稳安逸,都只是个人的选择而已,没有高低贵贱和是非对错之分。每个人都有选择适合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外人都无权也不应该对别人的选择横加干涉和评判。

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是自己的,谁也无法代替做选择,因为没人能保证你选择的道路,就再也不会有任何烦恼。但如果心中有着强烈要“走出去”的愿望,就应该遵循自己的内心的召唤,大胆走出去,有梦就去追。

之前有一位入职没多久的男同事,看到了传统媒体正在走下坡路,就选择去考公务员。当上了公务员后,又觉得工作单调又枯燥,于是选择了辞职下海,现在搞金融得心应手,早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虽然未来还有未知的不确定性,但他从来就不曾后悔自己的选择。

没有人知道未来会怎样,也不确保选择了的就是对的,也不一定付出了就会有收获,但如果你对现状不满,你一不选择,二不努力,那就是错的,你会越过越憋屈,越活越没趣。而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道路,好好努力一把,全力去拼搏一番,就有可能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

虽说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安逸,体制内有体制内的稳定,但是小城市的生活果真就能轻松自如?体制内的工作就真的毫无压力?其实并不见得。

这世界上,有房的地方就有高价,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一直在小城市里裹足不前的我们,也并没有比大都市里风风火火打拼的那些人轻松到哪里去!“压力山大”是全国工薪阶层共同的口头禅。

所以,在小城市里看似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我们,都会有过这样那样的困惑,不甘心自己的一生就这样度过,但又不知道自己是应该果断地辞职,还是像忍者神龟那样熬下去。

工作虽难受不能忍,但一想到去了新环境还得重头开始,重新认识人,重新搞关系,闹不好还要遭遇新的办公室政治,于是就算了。

生活中觉得环境不够宜居,向往大城市的智能高效、活色生香,但是想想天文数字的房价,看看电视画面里逼仄潮湿的地下室,还不如现在自己租住的小单间呢,于是就算了。

看到别人做自媒体风风火火,自己也想做,但一想到又要拍摄又要剪辑,还要遭受日晒雨淋,把平时煲剧和聚餐的休闲时光都牺牲掉了,自己不想过劳死,于是就算了。

不想改变、不想突破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安全圈、舒适区,于是,我们只好活在了对别人的羡慕嫉妒恨与吐槽抱怨生活的不得志中。

很多时候,我们为什么嫉妒别人成功?正是因为知道做成一件事不容易,自己不愿意去做,然后又对自己的懒惰和无能产生愤怒,便只能靠嫉妒和诋毁来平衡。

如果你对现状不满,不甘于这辈子,就应该大胆果断地走出去。那些正在走出去或者已经走出去的人,几乎都没有后悔的。虽前程未卜,但未来可期。

都说出路出路,只有“走出去”才会有路。其实“走出去”,不一定非得走到什么地方去,而是走出我们怨恨的情绪和不满的现状,用满腔的热情和全新的姿态,去追逐自己心怀的梦想,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无名随笔原创作品,今日头条全网首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