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工作了一天,覺得身體某個部位很疼痛的時候,你會怎麼做呢?就比如說頸椎吧,這個時候你很可能會用手去捏捏後頸部,來改善一下肌肉僵硬的狀態,如果你在按摩的過程中細細的去感受一下的話,你就會發現,在你後頸部的肌肉當中,有一些小疙瘩。如果你手下沒有這種感覺的話,那就說明你按摩的力度還沒有滲透到深層的軟組織當中去,先用手指慢慢的按摩後頸幾十秒,把表層的皮膚放鬆開了,這個時候你就能感受到肌肉當中小硬結的存在了。當你在這些小硬結上施力按壓的時候,往往立刻就會引起強烈的痛感來,而且,這種痛感不僅僅會發生在小硬結的位置上,還會向着身體的其他部位放射,從而引起其他位置的疼痛來。

其實,這些存在於肌肉當中的小硬結就是導致你疼痛發生的重要原因,醫學上稱這種小硬結爲"觸發點",或者是"扳機點",就好像我們扣動槍的板機,把子彈發射出去一樣,子彈到達的位置也就是引起身體其他部位疼痛的位置。之所以你接受了很多治療疼痛的方法,而效果不好的原因就在於此,因爲很多傳統治療疼痛的方法都認爲,疼痛的部位也就是引起疼痛的原因,但是由於觸發點這種放射痛的特點存在,所以真正的病因很可能來自於一個與疼痛部位完全不同的位置,在這裏也給大家一個治療疼痛的理念,對於身體疼痛治療的關鍵就在於:能不能找到引起疼痛發生的真正位置來。

爲什麼在我們的肌肉當中會有這種小硬結的存在,而且在這些位置上痛感會那麼強烈呢?其實,通俗一點說,這些小硬結的出現就是運動神經進入肌肉時發生障礙的一種表現,也就是說,觸發點會在運動神經進入肌肉,給肌肉傳遞信息的部位產生。一些意外的傷害、日常的運動、職業的壓力,或是對身體過度的使用都會導致肌肉的創傷,進入就會造成觸發點的產生了。這種小硬結一旦在我們身體當中出現,就會持續很長很長的時間,而且會成爲疼痛持續存在的"發動機",除非你能找到它們的存在,並想辦法把它們解決掉。

還是接着文章開頭的話題,當你在勞累了一天,覺得整個頸椎、後背都很疼痛的時候,你就會用手來按摩一下疼痛的部位,然後再做做後仰、旋轉的活動來舒展一下僵硬的關節和肌肉,這些簡單的活動當時會你覺得挺舒服,但是總感覺沒有能找到引起疼痛發生的真正位置來。也就是說,對於這種疼痛的問題來說,沒有找到觸發點的治療,也只能讓你當時輕鬆一下,很快,疼痛又會重新纏上你了。

這種肌肉當中的小硬結對於我們身體的危害是很大的,除了最常能體會到的疼痛之外,觸發點的存在還會讓其所在位置的肌纖維持續的緊張,時間長了之後就會引起關節軟骨的退化、血管和神經的受壓,關節活動範圍受限等等問題的出現,因爲這些問題不像是疼痛那樣很直觀的能被我們體會的到,但身體的這些變化是真實存在的,所以應該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纔行。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裏吧,明天我們再來更深入的瞭解一下"觸發點"的特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