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之交不終日,飽食之交不終月;勢力之交不終年,惟道義之交可以終身。"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做事行得正坐得直,否則幾十年碌碌,不過雲煙飄散。上世紀抗戰爆發,日軍惡行昭著,唯有將領中村正雄得到了中國人的認可,受到尊敬,他在前線陣亡後,對手給了他厚葬。
優秀軍官
中村正雄1892年出生於日本石川縣,早年就讀於金澤第一中學校、中央幼年學校等。他1913年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21歲的年紀就成爲了陸軍少尉,任職於步兵聯隊,7年後,中村正雄從日本陸軍大學畢業。
這個完成的速度相對於其他學員來說,已經算是飛速 ,日本陸軍大學作爲日本的精英軍官學校,培養的都是高級軍官將領。一個未滿30歲的年輕人能夠這麼快畢業,只能說明他能力格外突出。
中村正雄曾在法國、意大利大使館擔任過保衛工作,抗戰爆發後,他被調回日本,36年跟隨師團長清水喜重抵達東北。中村正雄的軍旅生涯一帆風順,連續晉升,從步兵聯隊大隊長到師團參謀長,在39年即被授予少將軍銜,任職團長。
按照正常流程來說,只要中村正雄之後不出大錯,就一定會高升,成爲日本最頂尖的將領之一,畢竟日本很看重資歷,一般師團長都在50歲往上,而中村正雄坐到這個位置上時才48歲。
日本在明治維新時期引入了西式的指揮刀,但熱兵器時代這樣的指揮刀華而不實,在戰場上經常斷裂,士兵的頻頻抱怨讓日本方面不得不改進這種雞肋的指揮刀。
改進後指揮刀刀身變窄,以精鋼作爲原材料,採用的是當時最精良的鍛造工藝,最終成型的指揮刀韌度高,劈殺時可以將力量發揮到極致,後來人們稱其爲"東洋刀"。日本軍人的佩刀極其講究,通常是與軍人的地位和家族掛鉤。
指揮刀代表的榮譽,使他們的驕傲,一般而言軍曹級別以上的軍官都能擁有指揮刀,貴族出身的配備祖傳的刀鞘和刀柄。刀柄上鑲嵌的金、銀、銅、銠用於區別不同級別的將領,侵華日軍崗村寧次配備的是鑲金的指揮刀。
按照級別而言,中村正雄應該配鑲銅刀,但日本天皇爲了表彰在日俄戰場上表現優秀的指揮官,特地打造20把鑲銀軍刀,一把就在中村正雄手上,可見其能力之出衆。
在戰前,中村正雄雖然在軍校學習,但所有閒暇時間都投入到了建築學上,對於中國古建築,他一直保持着欣賞的態度,即使後來日本在我領土橫行,他也嚴格要求部下不能破壞中國的文物古蹟,燒殺搶掠等惡事不能出現,完全有別於與畜生無異的其他敵軍。
南寧王陽明講學遺址和觀音閣等現在著名的歷史遺蹟都是在中村正雄的一手庇護下得以被保存,戰火沒能燒燬它,只是特殊時期,國人爲搗毀封建迷信,將其盡數搗毀,實在令人痛心。
之前有一部電影叫《鐵血崑崙關》,主要講述抗戰最艱難的時期,敵軍的精銳部隊在華南突襲登陸,中國的第一支機械化部隊負責抵抗。這其中有一個鏡頭是中村正雄在支援攻破崑崙關的途中,一個敵軍士兵起了私心,強搶當地百姓錢財,被中村正雄當場槍斃以明軍紀。
在中國的影視劇中,不可能存在會美化敵人的情節,那是因爲中村正雄確實是做了那樣的事情。中村正雄與只會屠戮無辜人民,鐵蹄破壞大好河山的其他日軍將領不同,他所管轄的部隊紀律嚴明,作戰出色。中村正雄算是一名真正的軍人、學者,而不是殺紅了眼的劊子手。
39年底,日軍展開了南寧攻略作戰,目的在於切斷從南寧到越南的國際交通線,而這條交通幹線確實負責承擔中國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外援運輸任務,其重要程度可見一斑。國軍方面派出中國當時唯一一支機械化部隊出戰,由陸軍中將杜聿明臨時擔任軍長,這算得上是最頂尖的部隊配置了。
但在日軍方面中村正雄所在的部隊日軍第五師團是日本陸軍第一流的精銳機械化部隊,號稱鋼軍。抗戰中是南口、平型關、太原、臺兒莊等重大戰役都由其擔任主攻部隊,其中最主力的旅團團長就是中村正雄,被冠以"日本部隊永不折斷的鋼刀"的稱號。
二者算是針尖對麥芒,誰也不可能讓誰。此次崑崙關大戰其慘烈程度在抗戰中都算是最悲壯的,國軍和敵軍投入了戰力最強的部隊,戰場上廝殺起來與"屠宰場"無異,有一段不到50公里的路線,中村正雄整整用了5天時間才得以前進。
在一場阻擊戰中,國軍團長鄭庭笈觀察到在部隊前方有日軍軍官集結講話,他立刻下令迫擊炮和重機槍都向該方向開火,中村正雄就在此受重傷身亡。
戰場上的拼殺是無情的,畢竟那都是你死我活的事,但杜聿明對於中村正雄這個對手還是懷着尊敬,他認爲,只有中村正雄這樣真正的軍人才有資格與他對戰。
在清理戰場時下令將中村正雄厚葬,親自爲其題寫碑文,"民國二十九年,崑崙關戰役陣亡日本第五師團少將旅團長中村正雄墓,陸軍第五軍軍長杜聿明題"。
事實上,爲敵人立碑這件事日軍也曾幹過,33年古北口激戰,爲了讓大部隊得到撤離的機會,國民軍隊7名士兵堅守最後的陣地,拖延轉移時間,他們懷着必死的決心,堅持了三四個小時之久,成功阻擋2000餘敵軍的進攻,最後全部壯烈殉國。
日軍被他們視死如歸的精神所震撼,旅團長下令將七名戰士合葬,樹碑"七勇士"。
抗戰中日軍犯下的滔天大罪,所作所爲罄竹難書,但並非所有人都是惡鬼,有時也會出現人性尚未泯滅的將領。中村正雄得到國軍將領的尊重,戰死後還被厚葬立碑,這樣高級的待遇,日寇裏再無第二人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