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於不少家長來說,幫助孩子戒掉尿片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畢竟用習慣了尿片的孩子,一下子脫離尿片不僅沒有安全感,而且很可能會因尿牀或者尿褲子而大哭不已,朋友小A家女兒就是這麼一個孩子。因此,面對孩子拒絕坐在馬桶上大便的情況,家長不應該強迫孩子按馬桶,而是需要有耐心,適當使用可以接受的方法幫助孩子戒掉尿布。

對於不少家長來說,幫助孩子戒掉尿片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畢竟用習慣了尿片的孩子,一下子脫離尿片不僅沒有安全感,而且很可能會因尿牀或者尿褲子而大哭不已,朋友小A家女兒就是這麼一個孩子。小A最初給女兒戒尿片時,首次摘掉尿片尿褲子的女兒看到自己尿褲子的情形竟立馬大哭起來,雖然小A一再跟女兒解釋不要緊,並且把她攬到自己懷裏抱住,但女兒就是一副很害怕和不解模樣。

對於女兒的這種現象,小A也十分困惑,畢竟在大人的眼裏,尿褲子應該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可爲什麼到了小孩子身上竟有種驚慌失措的感覺?原來在孩子看來,不僅身上的任何部位和自己屬於一個整體,就連平時的屎和尿在她們看來也是屬於她們身上的一部分,所以當她們看到自己尿褲子以及弄溼了地板的尿液時,就會感到不知所措,畢竟自己整體的一部分缺失了。

用這種現象的原因來解釋爲什麼孩子們不想在馬桶上大便似乎更容易。大便的原理和孩子們第一次尿褲子的原理是一樣的。當孩子們坐在馬桶上大便時,他們通常會感到大便的重量。當他們聽到噗咚從廁所裏傳來的“聲音”時,他們知道大便和自己分離了,不再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這時他們驚慌失措,這種驚慌失措在他們眼裏是自己的全部傷害。因此,面對孩子拒絕坐在馬桶上大便的情況,家長不應該強迫孩子按馬桶,而是需要有耐心,適當使用可以接受的方法幫助孩子戒掉尿布。

讓孩子打從心底裏接受馬桶需要一定的時間去過度,比如焱媽幫助自家孩子戒尿片時是這樣做的,先從網上找出幾張有關馬桶的照片,然後打印出來讓孩子對馬桶有一定的初步印象;平時帶孩子逛超市時,也會特意帶着孩子到兒童專用馬桶區域走一走,讓她近距離地接觸了幾次不同種類的馬桶。

在孩子對馬桶有一定的充分了解後,再從上找幾款馬桶類型和顏色,然後讓她自己選擇一款自己喜歡且想要的馬桶,當然馬桶買回來後並沒有馬上讓她使用,而是放在家裏讓她好好把玩了兩天,期間孩子在好奇心的驅動下坐上去很多次,不過這都是她在我們的正確引導下坐上去體驗的。最後孩子只花了兩三天的時間便把非要包尿片拉屎的習慣戒掉了,而且對她自己選擇的小馬桶也是喜愛至今。

孩子雖然看似什麼都不懂,可她們也是一個有思想的人,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不要地看重教育成果,而是多注重孩子的心理發展,只有孩子打從心底裏接受外來事物走進自己的世界,纔會真正地長成一個健康的孩子。育兒之路十分漫長,家長用對方法不僅可以省時省力,而且還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孩子順其自然地朝大人想要的方向前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