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不斷出現中國人通過各種途徑獲得外國國籍或永久居住簽證,以外國人或華僑身份參加國內高校的外籍留學生考覈或華僑聯考,從而避開國內高考,進入我國名牌大學讀書的案例。也因此讓很多人瞭解到中外籍的留學生進入清北等名校,可以不用參加筆試,也就相當於不用像廣大高考學子一樣,要面對巨大的考試壓力和競爭壓力。

  之前俞老師談過“錢是能力的證明”和“女性墮落論”掀起軒然大波,甚至都驚動了人民日報和婦聯,最後也是迫於壓力出面道歉,所以,有人把他叫做“俞大嘴”。

  後來,俞敏洪在一次直播中談及中小學老師時表示:“我們很多中國的中小學老師,一年都不讀三五本書,而且一輩子就只教你書本上那一點點東西,不斷地重複,自己就被掏空了。所以,我們就會發現有不少中小學老師到最後知識面很狹窄,他們遠遠沒有能力把當代的中國學生教好……”此言一出,立馬又引來各種聲討,甚至是謾罵和攻擊。

  這次俞老師表達的內容是,隨着留學生人數的增加,外國留學生錄取標準的“超國民待遇”問題受到爭議,與此同時出現了“國際高考移民”的現象,破壞了高校留學生的招生生態,進一步引發社會輿論的質疑。

  近年來,不斷出現中國人通過各種途徑獲得外國國籍或永久居住簽證,以外國人或華僑身份參加國內高校的外籍留學生考覈或華僑聯考,從而避開國內高考,進入我國名牌大學讀書的案例。

  4月27日,北京大學官網發佈《關於2020年留學生本科生入學考試項目考試方案調整的通知》,通知宣佈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決定取消2020年留學生本科生入學筆試,改爲遠程面試錄取。

  據悉,除北大外,還有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名校取消今年外籍學生入學筆試,改爲面試錄取。

  2020年的一場疫情,留學生羣體更多地進入了公衆的視線,讓很多人都知道,原來還有這麼一條上北大清華等名校的捷徑。

  我國在英國有1.5萬名小留學生,在美國也很多,而這些小留學生中,有相當大的比例,目的就是爲着高考移民的。以在英國留學爲例,家長在孩子六七歲就送出去,按照英國法律,居住十年沒有違反英國法律,就可以獲得英國國籍。

  而這些孩子獲得英國國籍後,在他們高中畢業後,就可以以外國人的身份,申請成爲國內名校的留學生。

  也因此讓很多人瞭解到中外籍的留學生進入清北等名校,可以不用參加筆試,也就相當於不用像廣大高考學子一樣,要面對巨大的考試壓力和競爭壓力。直接在學校的官網上提交入學申請以及所需的證明文件,在這些文件通過審覈之後,直接進行面試,再通過面試就可以進入這座高等學府。

  這種入學方式到底是在招引國外的優秀人才,還是對國內外學生的差別對待,這樣公平麼?要知道,一個民族要想立於世界,靠的並不是他的血統,而是這個民族的文化,是在民族文化薰陶下而長大的少年。

  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高考,是人生必須要跨過去的,有人認爲人生條條大路通羅馬,不必非要在高考這一條路上吊死,但走入社會後,纔會發現,高考原來是最容易走的一條路。

  當下的中國,正處在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裏,中國每一個寒窗苦讀的學子,身上似乎都憋着一股勁兒,那是一種知道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知道自己能夠通過雙手和大腦超越自己曾經的階層,走上更高的臺階的力量。

  目前我國的高考和大學制度,無論是培養人才還是考覈制度,都給人拼搏的希望,知識改變命運,高考是絕大部分寒門子弟改變命運的最客觀的一條出路,但願這條路上充滿更多公平!

  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