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彻成为太子顺利继位与两个人的关系最大,一是他的生母王娡王皇后,二是他的姑母馆陶公主。馆陶公主通过运作,让汉景帝废了刘荣,改立了刘彻为太子。

揭秘历史事件、还原历史真相!评说历史趣事、为你解密中国各朝代历史!有趣的历史故事、民间野史、古史杂谈,述古道今!让您了解有趣的历史放松心情,吸收历史精华掌控自己人生,无往而不利!我们的每条解密都会做到有理可言、有据可依,我们是一部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解密档案!

西汉第七位皇帝刘彻,是汉景帝与进宫前曾嫁作金家妇,并育有一女的貌美女子的王娡的儿子。刘彻16岁登基,21岁亲政。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韬武略的皇帝,一生成就颇丰:

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颁行推恩令,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范围,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

刘彻在位中早期虽然建树颇丰,但是后期却穷兵黩武,特别是令其后悔一生的巫蛊之祸,太子刘据、刘据的三子一女和皇后被无辜连累而死,武帝建了思字台表示对太子刘据的忏悔和怀念之心。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

刘彻天资聪慧,在三岁时,其父景帝把他抱在膝上玩,问他做想做天子吗?刘彻说:“由天不由儿,愿在陛下前戏弄。”要历史漫谈君说,刘彻不但智商高,情商也高。

刘彻四岁时被封为胶东王,在公元前150年,太子刘荣被废后,王娡被立为皇后,刘彻被立为太子。

刘彻成为太子顺利继位与两个人的关系最大,一是他的生母王娡王皇后,二是他的姑母馆陶公主。那么汉武帝为何会废了陈阿娇,改立卫子夫为皇后呢?

一、陈阿娇与刘彻本身就是政治婚姻

刘彻与陈阿娇的婚姻,本身是王娡和馆陶公主一拍即合,为助推刘彻成为王者而下的筹码。馆陶公主先期看中的是太子刘荣,但是刘荣的母亲栗姬却是个短视之人,她竟然觉得儿子的太子之位已经稳固了,根本不需要馆陶公主的助力。而且说出了陈阿娇配不上刘荣的话。于是,馆陶公主转身来向刘彻这边示好。王娡是个目光长远的人,立即让儿子刘彻与陈阿娇定亲。馆陶公主通过运作,让汉景帝废了刘荣,改立了刘彻为太子。

刘彻16岁登基后,馆陶公主和窦太后(刘彻的奶奶)其实是把控着朝廷的大权,馆陶公主压筹码压对了,自然更是趾高气昂,做她母亲窦太后的左膀右臂。再加上,馆陶公主更是飞黄腾达的外戚,干预朝政的事也没少干。

刘彻想亲政,想大权在握,就得清除障碍。

二、陈皇后无子又行蛊惑之事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陈皇后无子,在古代一般老百姓家里,都可以被休,更别说是在皇家了。陈皇后又生性骄横善妒,再加上无子,那位被金窝藏娇的陈皇后日渐被冷落。

后来,陈皇后施巫蛊之术,被废于长门宫中。馆陶公主去向汉武帝哭诉谢罪,汉武帝说:“皇后的行为不符合大义,不得不把她废黜。皇后虽然被废了,仍会按照法度受到优待,居住在长门宫与居住在上宫并无区别。" 其实,怎么可能一样?只不过是安慰他的姑母罢了。

三、卫子夫受宠且生育皇子

卫子夫本是平阳公主府中的歌女,后来被汉武帝看中,并带入了宫中,随即被遗忘,一年没再与汉武帝见面。一年后,卫子夫再次受宠,之后接连为汉武帝生下了三个女儿:卫长公主、诸邑公主和石邑公主。

在卫子夫怀孕期间,馆陶公主竟然找人想刺杀卫子夫的弟弟,那位非常有军事才能,非常谦卑的卫青。幸好公孙敖等将卫青救出,汉武帝大怒。

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生下皇长子刘据,遂被立为皇后。29岁的汉武帝终于等来了皇长子的出生,高兴的汉武帝立即让人做赋——《皇太子赋》,感谢上天赐予了他这个儿子,同时昭告天下,此子就是太子。刘据六岁时,刘据被立为太子。

四、卫子夫低调,卫青功劳卓著

卫子夫为人低调,以恭顺、谦和的态度赢得汉武帝的恩宠,赢得了大臣和后宫人等的尊敬。卫青、霍去病更是没有凭借裙带关系上位,而是凭借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为汉武帝建功立业。

汉武帝也需要培养忠于自己的亲信,而卫子夫,以及其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这一脉非常值得汉武帝喜欢与信赖。

五、汉代并不讲究出身,比较开放

汉代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年代,女子离婚再嫁,或者寡妇再嫁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而西汉很多皇后的都是皇上长子的母亲,且不太讲究出身。皇上的皇后像卫子夫这样出身低微的大有人在,而且汉武帝的母亲也是二婚女。

综上:

陈阿娇被废,是因为她无子,母亲干预政事,性格骄横和行巫蛊之术而引发的。因为卫子夫谦卑,育有皇子,弟弟卫青的给力和汉朝不注重出身都诸多因素所决定的。

总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切都是有缘由的!

品酒、酌茶、读史、看天下,我们伴您做有智慧、有品位、懂生活的人。我们严肃,但不乏味;我们客观,但不迂腐。历史大事、名人生卒、深度分析、多角度解读,我们一直在这儿望眼欲穿的等着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