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魏佳氏并非没有可能是江南的伶人,被南府带到宫里,又被乾隆帝看上。魏佳氏生于雍正五年(1727年),乾隆十年(1745年),19岁(虚岁,下同)的魏佳氏入宫,被乾隆帝封为魏贵人,年底册为令嫔。

清朝后妃群里原来不太出名的魏佳氏,在《延禧攻略》里叫她魏璎珞,在《如懿传》里叫她魏嬿婉(卫嬿婉)。魏佳氏生于雍正五年(1727年),乾隆十年(1745年),19岁(虚岁,下同)的魏佳氏入宫,被乾隆帝封为魏贵人,年底册为令嫔。

魏佳氏这辈子和“令”字是分不开的。初为令嫔,乾隆十三年(1748年)升令妃。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升令贵妃。乾隆三十年(1765年),升皇贵妃。八年后,魏佳氏所生的儿子永琰被秘密立为皇储,后为嘉庆帝。乾隆四十年(1775年)正月,魏佳氏去世,谥号是令懿皇贵妃。


魏佳氏的名号总是带个“令”字,原因何在?在民间,有几种不是特别可信的说法,不妨一观。乾隆帝贪恋江南的美女,决定南巡去江南寻芳。在一间歌楼里发现了能歌善舞的魏氏,乾隆帝立刻喜欢上了,把魏氏带回宫里,准备册封为妃。可魏氏是汉女,祖制不允许。乾隆帝一想,这有何难,抬籍就是了。魏氏变成了魏佳氏,为乾隆帝生儿育女。第二种说法,是说宫里有个南府,专管宫廷里的戏曲演出等事宜。南府官员在江南寻找能歌善舞的女子,入宫伺候皇帝。南府官员发现了魏氏,把魏氏带进宫。不管是第一种说法,还是第二种说法,魏氏都是“伶人”出身。“伶”和“令”,笔画相近,读音也相近。所以,乾隆帝给魏氏定封号时,就用了相近的“令”字。


图-清朝乾隆皇帝

还有第三种说法。魏佳氏原来是乾隆帝最爱的孝贤皇后富察氏身边的宫女,魏佳氏对孝贤皇后伺候的非常好,而乾隆帝偶然间发现了魏佳氏,惊讶地发现魏佳氏和孝贤皇后的身高、气质都非常相似。乾隆帝对富察皇后是“无下限”的爱,自然也就高看魏佳氏一眼,后来也就收了魏佳氏。关于这种说法,二月河先生基本采用。在《乾隆皇帝》这部小说里,魏佳氏芳名睐妮子,是魏清泰家的女儿。睐妮子被怀疑不是魏清泰亲生女儿,和母亲黄氏被魏清泰赶了出来,衣食无着。乾隆帝有个红颜知己,就是首辅兼内弟傅恒的老婆瓜尔佳-棠儿。棠儿收留了睐妮子,觉得富察皇后身边缺少个使唤的宫女,就把睐妮子送进宫,结果被魏家当差的人阻挡。乾隆帝正好路过,当场决定让睐妮子进宫伺候皇后。乾隆帝经常找皇后,时间久长了,就看上了睐妮子,后来生下嘉庆帝。

图-紫禁城俯瞰图

再回头看这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已被史料否定了。魏佳氏入宫的时间是乾隆十年(1745年),而乾隆帝第一次南巡,却是六年之后的乾隆十六年(1751年)……第二种说法同样不太靠谱,实际上却是存在可能的。南府是清朝最高的音乐机构,隶属于内务府管理,因为在南花园学习,习惯上称为南府。道光年间,南府更名为晟平署。南府分为内学、外学,外学是社会上能歌善舞的“伶人”,内学是宫里来学艺的太监。为了让皇宫里的主子们享乐,南府经常派人到民间,收买或雇佣伶人来宫里演戏。魏佳氏并非没有可能是江南的伶人,被南府带到宫里,又被乾隆帝看上。只不过,现在这种说法还只是推测,没有实捶证据。第三种说法,也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只是艺术上的创作。

图-北京人文地图

魏佳氏出身如何,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乾隆帝非常宠爱她,这从魏佳氏的生育数量上可以看出来。魏佳氏活了49岁,却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分别是:

七公主,封固伦和静公主(1756--1775年)

十四阿哥永璐(1757--1760年)

九公主,封和硕和恪公主(1758--1780年)

十五阿哥永琰,嘉庆帝(1760--1820年)

十六阿哥,(1762-1765年),无名。

十七阿哥永璘(1766--1820年),清末第一大贪奕劻,为永璘之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