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说过:“上帝独独只把天使的语言留给了法国人。”

谁说香颂不是天堂的圣音呢?

“香颂”是法语“chanson”的音译,指法语世俗歌曲,总是充满着浓郁的玫瑰色。

人们爱它的柔情似水,爱语呢哝;恋它的浪漫情愫,朦胧慵懒。

永远都是悠悠慢慢,缠缠绵绵,扯着时光的衣裙,点上丝丝意蕴。

听着,唱着,在似梦似幻中舞乱了脚步身影。

我们都听过《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

这首歌有66个版本,传唱全世界,却鲜少有人了解这首歌背后原唱的传奇人生。

“那晚她演唱的时候,我就身在巴黎。在街上,在巴黎的天空下。她的嗓音就是巴黎的灵魂。”

——这是友人著名影星玛琳·黛德丽对她的最高赞誉。

她,就是“香颂天后”艾迪特·皮雅芙(édith Piaf)

她有着悲剧而传奇的一生,48岁香消玉殒。

因为在世时混乱的生活,天主教巴黎总教区拒绝为她举行宗教葬礼。

法国却为她举行了国葬,使她成为国家的标志。

艾迪特·皮雅芙最终葬于拉雪兹神父公墓中。

葬礼当天,吸引了超过100000名歌迷前来参加。

皮雅芙的临终遗言是:“你要为一生中所做的蠢事付出代价”。

但她的歌声在法国人心中,早已如同耶稣一样,重生,复活,光芒万丈。

他们爱她的光环,更爱她饱受摧残但是无法磨灭的灿烂。

1915年12月19日,艾迪特·皮雅芙(原名Edith Gassion)生于法国巴黎郊区的美丽城Belleville。

在当时那里是个贫穷落后、多种族杂居且社会治安很不理想的街区。

皮雅芙的母亲是个咖啡馆的小驻唱,而皮雅芙也只是母亲意外怀孕的结果。

起初连自己温饱都成问题的母亲,根本不想赡养这个多余的孩子。

最后也是出于无奈才勉强拉扯长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雅芙的母亲无法继续靠歌唱维生,最终沦为了一家妓院的“妈妈桑”。

皮雅芙就是在混乱不堪的妓院里成长的。

也许是因为过早地接触到“人情冷暖”,小小的皮雅芙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成熟。

正因如此,她比任何人都更渴望爱、珍惜爱。

在这间人来人往的妓院里,经常充斥着略带香艳、淫秽的小调。

日夜熏陶其中,这为皮雅芙日后提供了很多音乐的灵感。

据说皮雅芙从3岁到7岁这几年里因角膜炎而失明,后来奇迹般自愈了。

似乎有种神奇的力量从始至终一直围绕这个女孩身上。

很快,为了寻找配合杂技演出的模特,他那不负责任的爸爸来妓院将皮雅芙接走。

皮雅芙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从在妓院苟且偷生到流浪街头。

她只能接受自己的人生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

泪早就流干了,支离破碎的心早已千疮百孔。

在这里,亲情变成了谋利的工具。

皮雅芙像父亲在街头表演杂耍时的一个小跟班,只能唯命是从。

但是二人的表演并不能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

于是皮雅芙张开了她动人的歌喉,这是年仅14岁的她第一次在公共场合唱歌。

她唱的第一首歌是法国国歌《马赛曲》。她当时只会这一首歌。

皮雅芙有着天生一副好嗓子,无奈她也只是从一个街头唱到另一个街头。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代,皮雅芙感慨道:

“我的少年时代,可能显得可怕,但却是美好的。我哪儿都住过——红灯区、比加尔(蒙马特一带)……

我挨过饿,受过冻,但我自由自在。我可以不起床,不睡觉,酒醉、梦想、希望。“

15岁的时候,这位稚气未脱的小女孩决心离开只会一味剥削她的父亲,独自一人在巴黎闯荡。

她过着孤苦、混乱不堪的生活。

17岁时皮雅芙生下了一生中唯一的女儿。

但她都还是个孩子,怎么可能照顾得好孩子?

女儿最终由男友照顾,皮雅芙依然卖唱街头巷角。

可惜天不怜人,女儿最后得了脑膜炎,凄惨死去。

这样四处流浪的生活,终于在某个午后被打破了。

当时的巴黎上流社会人士,经常出没于香榭丽舍大道上一家叫做le Gerny s的优雅高级酒吧。

皮雅芙在酒吧门口卖唱,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男人——酒吧老板Louis Leplée。

Louis Leplée无意间听到这个年轻姑娘的演唱,立刻被这个娇小女人的嗓音迷住。

他立刻签下了她,并为她取艺名为皮雅芙(M?me Piaf)。

m?me在法语口头语言中,是“小家伙”的意思。而piaf在法语口头语言中,则是“麻雀”的意思。

皮雅芙的身高只有1.47米,确实像一只楚楚可怜的小麻雀。

Louis对她宠爱有加,并在1936年为她录制了第一张唱片Les Mmes de la cloche(乡下姑娘)。

她终于成功了,还好没放弃。

此时,皮雅芙才从一名野生歌手变为真正的歌者。

她登上了真正的舞台。

她的歌声开始弥漫在整个巴黎,人们都惊讶于这个身材娇小的女孩,体内为何有着如此巨大的能量。

隆重的音乐会、巴黎圈内的名流,作曲家、演员、电影导演、知名经纪人……

他们都因为欣赏皮雅芙的歌唱才华与她结识。

这些是她从前想都不敢想的。

皮雅芙凭借一首《乡下姑娘》,成功走红整个巴黎。

Louis因此成为了皮雅芙一生中最珍贵的人。

没有Louis,也就不会有后来的皮雅芙。

但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与意外哪个先来。

几年之后,Louis意外被杀害。

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在皮雅芙身上。

可她对Louis的死一无所知。

皮雅芙还是被媒体、民众推上了风口浪尖,导致她的事业跌入谷底。

人们骂她凶手、疯子。

很长一段时间,皮雅芙都沉沦在巨大的舆论漩涡中,无法自拔。

直到她的第二位贵人的出现,才将她从深渊泥潭中拉出。

她的一个叫做Raymond Asso的狂热粉丝,一位诗人、音乐人,帮助她迅速摆脱了那些烦人的事情并离开了le Gerny s酒吧。

Raymond不仅在皮雅芙的灰暗时期给予她最大的精神安慰,还倾尽心血指导皮雅芙唱歌。

如果说之前的皮雅芙只是有些名气,那么经过Raymond“洗礼”后的皮雅芙,才真正成长为了一名演唱艺术家。

在Raymond的引导下,皮雅芙慢慢褪去了乡下女子的土气和在父母的市井阶层所沾染上的俗气。

最后成为大家所熟悉的那个Edith Piaf——

一副迷茫的神情,一副无助的样子,头发凄凄,嘴唇腥红,双臂沿着起皱的黑色毛衣下垂。

她已经不再是乡下的小鸟,她成了巴黎的尤物,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性感高贵女性应有的魅力。

皮雅芙说,“是Raymond Asso教会我成为人。”

“他让我成为一个女人和一个明星,而不是一个一群人围着,听你声音的现象——就像在集市上看一个稀有动物一样。”

皮雅芙终于登上了顶级音乐厅的舞台。

从街头初唱,到异国开演唱会,再到献唱纽约卡耐基音乐厅……

她疯狂地享受舞台,尽情地感受这个世界。

几年后,Raymond Asso参军入伍。

皮雅芙则带着崭新又有力量的自己,一步步走向法国香颂的巅峰。

这个童年鲜少感受到爱与温暖的女孩,却比许多人更懂得爱。

她曾说:没有爱,我什么都不是。

1944年,初到巴黎的毛头小子Yves Montand闯入了皮雅芙的生活。

年过30的她不顾一切爱上了他,并张开翅膀保护这个长相帅气、迷人、初到巴黎的乡下小伙。

此时的皮雅芙已经不是小鸟,她成了保护女神和引路人。

可能与Yves有类似的幼年生活经历,她对Yves既有情人的爱,也有一种近乎母爱的情感。

她为把自己的制作团队介绍给Yves,她让她的“御用”作曲家Henri Contet为小伙子写出了Yves最早的成名曲。

两年后,不知什么样的原因,她与Yves莫名地分开了。

也许是性格不合,也许是她预见了Yves不可限量的未来,所以选择了悄悄地离开……

不过皮雅芙从未在爱情的长河里跌倒。

也许是为了散心,也许是为了摆脱过去,她来到美国开演唱会,结识了著名拳击手Marcel Cerdan。

两人身份悬殊,却也难抵他们迅速地堕入情网。

这段拳王与歌后的爱情故事成为1947年大小报纸津津乐道的话题。

因为Marcel还是个有妇之夫,但炙热的爱情将他们冲破了道德的束缚。

纵使恋爱过几次的皮雅芙,依然将她最浓烈的爱倾心给了Marcel。

但她的感情生活就像被下了魔咒一样,所有她深爱过的男人最后都会悉数离她而去。

因为工作的原因,皮雅芙与Marcel不得不经常分隔两地。

但这并无法冲淡两人的感情,反而让思念变得更加浓烈。

Marcel为了去见到心爱的女人,最后命丧蓝天。

1949年10月27日,Marcel搭乘法国航空公司飞往纽约的飞机。

飞机却在亚述尔群岛坠毁,Marcel当场不幸遇难身亡 。

爱人逝世的当晚,皮雅芙照常在纽约登台演出。

得知噩耗的皮雅芙在台上对观众说道:“今夜,我为Marcel而唱。“

因为悲痛,她一度在舞台上晕厥。

面对爱人接二连三地离去,皮雅芙的精神也再也扛不住了。

她开始变得有些疯癫,直至生命的尽头。

1951年,皮雅芙遭遇车祸,伤及两根肋骨。

治疗期间为了缓解痛苦,她开始对吗啡和酒精成瘾,并终身无法摆脱。

它们的副作用让她早衰,后来她的健康状况每日愈下。

她佝偻着腰,开始出现不自觉颤抖,更多次在舞台上昏倒。

皮雅芙还未到40岁,看上去已像60岁的老人。

但她依然追求爱与自由与爱。

她的呼吸与爱相连。

如果这世上只有一件事可以夺走她的爱——那就是死亡。

皮雅芙在此后拥有过两段婚姻,虽然婚姻都很短暂。

但第二任丈夫比她小20岁,去世后,同样葬于皮雅芙所在的拉雪兹神父公墓。

由此也可印证皮雅芙不凡的魅力。

她的一生绝对称得起《玫瑰人生》。

正如玫瑰一样都坎坷多刺,却饱满浓艳。

也令《玫瑰人生》这首歌拥有了无穷的生命力,传唱全世界。

但除了爱情,永恒不衰的事业是让皮雅芙之所以成为她自己的重要原因。

对于皮雅芙来说,最可靠的或许不是男人,而是歌唱。

即使是在战乱中,她始终坚持站在舞台上。

1961年的夏天,皮雅芙在祖国接受了“终身成就奖”。

第二年的9月25日,她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下为全巴黎演唱了《Le Jour le plus long》。

她的光耀无与伦比。

直到1963年10月11日,皮雅芙因为肝癌死于法国Plascassier ,终年48岁。

逝世前不久一名记者向皮雅芙提问:“想给女人、少女和孩子什么建议?”

她只回答了两个字——“去爱!”

这个一生都在渴望爱、追逐爱的女人,尽管生活大多数时候充满着悲剧色彩。

但她的心永远在跳跃,她用幸福悠长代替黑夜,始终渴望玫瑰色的人生,渴望幸福一生直到死……

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

爱给予了世人无穷的力量与勇气,与艾迪特·皮雅芙同样永恒。

她就像一朵永不凋零的花朵,永远有她的追随者,与她的歌曲一同历久不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