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的劉奕君,其早年演藝經歷確實顯然被人知,直到前幾年的幾部熱播劇裏,憑藉幾個出衆的角色才漸漸走進觀衆的視野。

走紅後的劉奕君也瞬間成爲了實力派演員,只是當他走紅時已經四十出頭。這樣具實力的演員,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小鮮肉時期的樣子。

曾經,劉奕君在某個節目中談到自己的人生履歷,說到當年他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八年都沒有拍戲。細看了他簡歷,確實從1991年大學畢業,直到2000年才拍人生中的第一部戲。

那麼八年,他到底經歷了什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他的人生歷程。畢業八年無戲可拍,這是劉奕君最尷尬的局面

劉奕君,1970年生於陝西西安,在他18歲的時候,考入北京電影學院,當時和張嘉譯、張子健還是同班同學呢。更巧的是,劉奕君和張嘉譯還是老鄉呢,都是西安人,最後成名還都是屬於大器晚成型的。

在1991年大學畢業後,劉奕君被分配到了西安西影演員劇團,而張嘉譯則被分配到了西安電影製片廠,開啓了一段漫長的成爲歷程。

相比於劉奕君,張嘉譯倒又是更加幸運的一位,至少在1995年開始,他已經有戲可拍了。

劉奕君到了西影劇團之後,因爲無戲可拍,所以就做起了編導,當時他還爲寧波電視臺編導了8集《漫記人生》的電視短劇呢,還不說,不是編劇出身的他,這部短劇編導的還是非常不錯的,當時還獲得了星光杯的二等獎。

雖然當時的他無戲可拍,前途慢慢無期讓人感慨,嘗試了下編導的工作,劉奕君倒也是挺有天賦的,本以爲他會轉型做導演的行當,但他還是堅定自己的演員之路。

在西安呆了五年後,劉奕君又回到了北京,重新規劃他的演藝之路。當然,到了北京之後,依然是無戲可拍,再熬了四年,30歲纔開始他人生中的第一部戲。

他的第一部戲正是古裝劇《人鬼情緣》,在劇中飾演寧採臣一角,雖然反響很一般,甚至都無人知曉,但至少已經有戲可拍了。

同年,劉奕君又開始的他另一部戲劇《生死兄弟情》,這部戲劇他雖然出演的是一個邊緣人物,但是演技已經漸漸凸顯,當時還被提名爲第18屆金鷹獎最佳男演員獎呢。

往後,劉奕君在內地的戲路就漸漸打開了,不管是都市劇,還是年代劇,又或是古裝劇,劉奕君都能輕鬆駕馭,並且演技是越來越凸顯。

到了2015年,這些實力派演員終於大家所熟知了,在《琅琊榜》中,劉奕君飾演反派寧國侯謝玉一角,劇中的他可把這個角色的心狠手辣演繹的淋漓盡致,以此也是圈粉無數。

後來劉奕君在《僞裝者》中飾演的軍統特工王天鳳也是相當出彩,憑藉這部劇還獲得第22屆白玉蘭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此時此刻,劉奕君算是走紅了,他也一度成爲當代最具實力的演員之一。

與此同時,與他頗爲相似的還有一位演員叫王勁松,他也在那幾年走紅,成爲實力演員。

這些年,劉奕君的演員之路可是非常順暢了,每每有熱播劇時均能看到他的身影,比如《扶搖》、《劍王朝》等戲劇,劉奕君的出演顯然已經成爲無數人期待與追捧的那位了。當年的無戲可拍,只能怪那個時代內地不缺乏小鮮肉

回想在90年代,好像也是香港娛樂圈的天下啊,那時多爲熱門的不是港片就是TVB電視劇吧,哪能看到多少內地的戲劇。

所以,那時很多內地演員都選擇到香港發展,直到90年代末,隨着武打戲劇的慢慢沒落,內地的電影電視劇才慢慢崛起吧。

在90年代有個現象就是不缺小鮮肉,反而那些型男實力派更加搶手。真正有小鮮肉也是像劉德華、黎明、郭富城、鄭伊健、孫耀威等這樣長得特別出衆的。長得比較清秀普通的小鮮肉,無戲可拍是真的。

劉奕君就是這樣的一位,作爲二十出頭的小鮮肉,帥的不是特別明顯,所以落入無戲可拍的境地。終於熬到三十出頭時,纔開始他的演藝生涯,往後的劉奕君也是往實力派的角色靠攏。

所以,劉奕君當年無戲可拍,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爲時代與運氣,再加上劉奕君也是那種比較靦腆個性,比較專注於演技的演員,初出茅廬的他,顯然不是那麼的搶手。

當然,“是君子總會發光!”這一點都不會錯,即使到四十出頭,也依然可以成名!

這就是劉奕君,曾經北影畢業八年,別問我去幹嘛了,無戲可拍的處境也只有他自己能感受!

我是娛樂小練兒,歡迎留言討論、點贊關注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