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们从出生到成长都是需要父母一直陪伴着的,而父母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相当重视的,但如何做才是真正的教育却很少有父母能够做到。

  俗话说得好:“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而这句话放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是如此的。

  曾经在教育媒体“孩儿事”的采访中,李玫瑾教授就曾经提到过:孩子在18岁以前的成长阶段是有3个台阶的,分别为6岁、12岁、18岁,但6岁之前又分为2个台阶,因此便有了4种台阶,如果父母们想要教育孩子,那么就要分为4个阶段。

  只要父母能够把这4个阶段把握好,娃将来才会更容易出人头地

  0~3岁,要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关注和爱护

  0~3岁这个阶段的宝宝,他们最需要的是安全感的建立,而这些都是要通过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呵护,以及跟宝宝互动和回应才能够获得的,所以在0~3岁这个阶段,父母们的首要任务便是花时间高质量的陪伴宝宝。

  但在现在的生活当中,很多的父母从小就忙着把孩子送到各种早教班,总是想着把孩子的智力开发,因为这样就能够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从而忽略了与孩子的互动和交流。

  结果就会发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不自信、情绪反复无常、无法和小朋友互动的现象,同时在课堂上也无法做到专注听讲。

  而这就是过度追求智力上的教育,却忽略了情感教育的后果,最后也会导致孩子跟父母的关系越来越差。

  ★这个阶段,父母要如何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关注和关爱?

  1、其实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父母要做的就是无微不至的照料孩子,给予他们充足的安全感,就像李玫瑾教授说的一样:“养育在先,教育在后。”

  2、每天留给孩子一定的空间,愿意让孩子去探索和尝试,在孩子探索尝试的过程中,父母只需在身边就能够让他感受到足够的安全感,并给予适时的帮助,不要过度的去打扰孩子。

  3、每天抽出一段完整的时间,专心的陪孩子玩游戏、做运动、和孩子一起读绘本、看书,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吸收到很多的营养。

  3~6岁,要培养孩子的性格并给孩子建立规则感

  曾有研究表明:3~6岁是孩子人生最佳的教育期,将来的性格品质、行为习惯全都是在这一个时期所形成的。

  所以在这个阶段,父母的教育重点是培养孩子的性格习惯,同时锻炼孩子的规则意识,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孩子的性格在这一阶段也是初步的定型期。

  ★这个阶段,父母要如何培养孩子性格、建立孩子规则感?

  1、培养性格和规则感这一方面是需要日积月累的结果,所以平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让孩子知道遵守规则、告诉孩子不可以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做不文明的事情,这样孩子不仅举止文明、有礼貌,还会形成为别人着想的性格。

  2、当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不要让孩子放弃,也不要责骂孩子,而是要鼓励孩子自己去想办法,这样孩子才能够初步的形成抗挫力,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也不会轻言放弃。

  3、平时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尊老爱幼、懂得感恩,这样孩子也会学会感恩,以后也不会出现呵斥父母、不孝顺的现象。

  6~12岁,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正在小学学习的时候,如果在小学阶段父母能够把孩子的学习能力培养好,那么未来孩子在中学、高中就不会让父母操过多的心。

  ★这个阶段,父母要如何培养好孩子的学习能力?

  1、父母要建立起孩子学习方面的自信心,让孩子树立起只要努力便会有进步的信念,毕竟孩子成绩一直不好,也会影响到孩子学习的情绪,所以这时候父母就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要鼓励孩子“不求分数,只求进步”,只要孩子坚信自己努力就会有进步,那么孩子就很有可能后者居上。

  2、让孩子学会自我检测、查缺补漏的能力,在每一次考试中,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收集错题,查出这些错题背后所欠缺的知识点,并及时给孩子补齐,只要坚持这样做,孩子就会不断的进步。

  3、最主要的就是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只有孩子拥有了学习的兴趣,那么孩子才会在学习方面上,更加优秀,想要提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那么父母可以带着孩子玩一些游戏书,从侧面提高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

  曾有研究表明:长时间玩思维游戏的孩子,逻辑及排列思维都会有很大程度的上升,我国心理学教授张谦曾表示:“自家孩子虽然资质一般,但也十分支持孩子玩思维游戏,并从小进行培养,这样可以后天开发孩子的脑部发育。”

  孩子在6~12岁的阶段,正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关键期,孩子玩思维游戏能够充分地激活调动脑部的细胞,从而开发大脑的智商,从小玩思维游戏的孩子,在上学后专注力都不会差,也会避免走进不爱学习、走神的情况。

  父母想要让孩子具备学习能力,可以每天留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一起玩,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还能激发智商,最重要的一点是有助于亲子间感情的培养。

  12~18岁,要学会放手并尊重孩子的决定

  在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都是极其叛逆的,不论父母怎么说都不会听进去,就像李玫瑾教授说的一样:孩子12岁之后,父母的话语他听不进去,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

  ★这个阶段,父母要如何对孩子放手、尊重孩子?

  1、这时候不要跟他们对着干,而是要尊重孩子的决定,让孩子在父母的可控范围内试错。

  2、如果孩子遇到了迷茫和困惑的事情时,父母可以给予孩子选择,不要替孩子做决定,这样孩子才会觉得得到了尊重,愿意敞开心扉与父母交流,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才能良性互动,孩子的大方向也不会走歪,将来才会更加容易出人头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