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件英國香水瓶還保存有少量香水。其實,在後宮,除了后妃經常使用外國香水,連皇帝都是外國香水的忠實“粉絲”。

在我們的印象裏,清朝是一個閉關鎖國的王朝,后妃生活在深宮後院,像金絲籠裏的鳥兒一樣,幾乎與外界隔絕。“時尚”兩個字,一定跟她們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這種印象,當然是錯誤的。

事實上,清朝的後宮生活,向來就多姿多彩。不少靈動機巧、具有機械性能的鐘表,精緻漂亮的首飾盒都出現在後妃們的梳妝檯上。其中,還有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的外國香水。
香水是一種化妝品,噴灑於衣襟、手帕及髮際等部位後,會散發出怡人的香氣。香水原本是古埃及人的奢侈品。早在公元前1500年,埃及豔后克婁巴特拉七世就已經開始用15種不同氣味的香水洗澡。當時埃及法律規定,在公衆場合不塗用香水,是違法行爲。後來,香水慢慢流傳到歐洲,成爲歐洲上流社會的化妝用品。
中國古代女性沒有使用香水的傳統。她們多使用點燃的薰香來讓房間保持香氣芬芳,淨化環境空氣,還會使用薔薇水一類的“準香水”來塗抹身體。但是,這些都不是現代意義上的香水。中國古代也不生產香水。

從17世紀、18世紀以來,隨着外國傳教士進入中國,香水也出現在中國。外國傳教士將歐洲生產的外國香水作爲禮物,敬獻給皇帝。皇帝隨即賞賜給他寵幸的后妃。於是,外國香水的幽香,開始在戒備森嚴的後宮禁地飄逸。
那時候爭風喫醋的后妃們如果會唱流行歌曲,一定是:“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是我鼻子犯的罪。不該嗅到她的美,擦掉一切陪你睡。”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隨着一紙《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大批外國商品潮水一般湧到中國市場。各式各樣的外國香水,自然也跟着進來了。內務府能夠比較輕鬆地採購到外國香水,外國香水便成了後宮的尋常之物。

在清朝晚期,後宮使用的香水,主要來自法國、英國、美國和德國。時光荏苒,這些香水逐漸消失殆盡,留下各種香水瓶,讓我們通過香水瓶遐想當初的後宮佳麗。
如今,故宮博物院就珍藏着一件銅鍍金架香水瓶。這件產於19世紀的香水瓶高28釐米,寬11釐米。在銅鍍金三角形立式支架上,是3扇藍玻璃蛋形小門。打開小門,便可以看到藍玻璃小瓶——裏面裝着金貴的外國香水。藍玻璃小門和玻璃瓶,都裝飾有彩色貼花和彩繪花,以及銅鍍金邊飾。

這個香水瓶用華麗的裝飾、精妙的構思、精美的包裝,來烘托高檔次的香水,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
此外,故宮博物院還藏着一件英國香水瓶。英國香水的名聲沒有法國香水大,卻並不遜色。這件英國香水瓶高28釐米, 寬11釐米,從形狀上看,是梯形。瓶蓋則爲多棱形。香水瓶的包裝盒內襯綢緞軟包裝,盒外繪有金色卷草花卉邊飾,盒的開啓處設有金黃色扣吊。

這件英國香水瓶還保存有少量香水。打開後,會瀰漫出一股獨具特色的魅力香氛嗎?
其實,在後宮,除了后妃經常使用外國香水,連皇帝都是外國香水的忠實“粉絲”。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就使用過一款檀香木香水。現在,故宮博物館內就珍藏着這瓶設計精緻、保存完好的香水瓶。
【參考資料:《銅鍍金架香水瓶》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