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告白節”過了,
我不知道有沒有有沒有忘了給女朋友買花送禮物的!
現在這一年的節日可真不少。
傳統的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
是人類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載體,
現代節日如兩個銜接着長假的勞動節與國慶節,
則是慶祝社會的重大進步與歷史事件。
但近年來,更多的“人造節”卻大有喧賓奪主的氣勢
從天貓“雙11”和“雙12“,
到“光棍節”與"3·08"女神節,“5·20告白日”,
以及聽起來都有點瘮人的“黑白雙煞”
“3·14白色情人節”與“黑色星期五”.
各種名義的節日過多了,
我們逐漸感覺到
節日不過是一個藉口,
消費纔是永恆的主題。
再加上社交媒體的驅動,
“曬文化”洶湧澎湃。
漸漸地,感動少了,負擔多了。
畢竟,對於某些人而言,
人無我有,人有我更要有。
幸福,來源於比較。
人類說到底還是一種社會動物,
大家都來,你怎麼不來?
你爲什麼不來?
你憑什麼不來?
原本屬於戀人的節日每年也就一次
西方盛行的2·14
中國傳統的是七夕
中西合併者一年過兩次,
也算是可以理解。
但3月14日的“白色情人節”、
5月20日的“告白日”、
再加上平常的生日與紀念日,
乖乖!
就像梁靜茹小姐在她的歌曲中曾經唱過那樣:
“其實愛對了人,情人節每天都過”
不用翻日曆就會發現,
甭管那個人是否是對的人,
反正是愛了人,
幾乎每個月都有理由送/收禮物。
在某些人眼中,
節日是否名正言順重要嗎?
節日不是要點,
能夠證明你感情的禮物纔是目的。
雖然常說“月亮代表我的心”,
但“月有陰晴圓缺”,
今天是晴空萬里,
還是狂風暴雨,
完全在於你是否做到位了。
給我買了,不一定代表你愛我,
但是你不給我買,就一定不愛我,
各位有情人在過節的同時,也在過劫。
也許,愛對了人就是不用考慮今天是什麼日子,
每天都可以平平淡淡過日子。
你認爲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