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蒜薹,多數錯在這一步,難怪發黃還沒味!多做1步,翠綠又入味

各位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經驗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炒蒜薹,切完直接炒是錯的!大廚:沒做這1步,蒜薹發黃,還沒味兒!』

▲蒜薹炒臘肉

炒蒜薹,多數錯在這一步,難怪發黃還沒味!多做1步,翠綠又入味。蒜薹又稱蒜毫,是大蒜抽出的花莖,很多人都愛喫,口感脆嫩,營養豐富。

和大蒜一樣,蒜薹也含有辣素、大蒜素、大蒜新素,抗菌殺菌能力極強,能夠有效殺滅寄生蟲、有害細菌等,因此孩子多喫蒜薹有很多的好處。除了能消毒殺菌,提高免疫力外,蒜薹還含有大量的粗纖維,可以刺激大腸排便,有效調治便祕,預防痔瘡。

蒜薹的維生素C含量很高,能抗氧化,保護肝臟,保護身體健康。我就很愛喫蒜薹,因爲和外婆的原因。

▲炒蒜薹,直接下鍋炒是錯的!

我小時候外婆每年都種一畝地的蒜薹,5月份蒜薹就成熟了,收穫後可以炒、可以醃,怎麼喫都好喫。如今年紀大不種蒜薹了,五一期間我去看望外婆,專門給她買了10斤新鮮蒜薹。

外婆很高興,拿了一塊過年時醃製的臘肉,親自下廚給我炒了一盤蒜薹炒臘肉,太香了。

外婆做的蒜薹炒臘肉,顏色翠綠,也非常入味,我一個人就喫了大半盤。很多人都愛喫這道菜吧,可總是炒不好,蒜薹易發黃,還沒味兒,是什麼原因呢。


▲蒜薹炒臘肉,是不是流口水了呢?

由於蒜薹質地緊實,還有特殊的辣味,直接炒是難以入味的,大多數人的解決辦法就是“焯水”,變軟後再炒就容易入味了,但這麼做蒜薹的顏色不翠綠,口感也不脆嫩,並不是個好辦法。外婆做炒蒜薹,有一個小祕訣,今天分享給大家,喜歡喫蒜薹的朋友快收藏起來吧。

炒蒜薹,切完直接炒是錯的!大廚:沒做這1步,蒜薹發黃,還沒味兒。

【蒜薹炒臘肉】準備新鮮蒜薹、臘肉、蔥薑蒜、幹辣椒、豆瓣醬、食鹽、食用油、生抽、雞精、胡椒粉等。


▲蒜薹加鹽醃製入味

第一步、新鮮蒜薹掐頭去尾,切成4釐米的小段,用水洗淨後放入碗中,加適量鹽抓拌均勻,醃製10分鐘,很多人沒做這一步,難怪發黃還不入味。

第二步、醃夠時間後把蒜薹用清水沖洗乾淨,瀝乾水分。臘肉下鍋煮熟後切成薄片,蔥薑蒜切末,幹辣椒切段。

▲臘肉煸炒出肥油

第三步、炒鍋倒油燒熱,倒入臘肉快速煸炒,炒出多餘的油脂,變成透明狀後加蔥薑蒜、幹辣椒爆鍋,炒出香味後倒入蒜薹煸炒2分鐘,使蒜薹吸收油脂。

第四步、加入適量豆瓣醬、食鹽、雞精、胡椒粉快速翻炒均勻,倒入半碗水燒製2分鐘,讓蒜薹和臘肉入味。

第五步、倒入適量水澱粉開大火收汁,湯汁濃稠後關火盛出,蒜薹炒臘肉就炒好了。


▲倒入蒜薹煸炒

蒜薹炒臘肉其實挺簡單的,很多人都做不好,就是錯在了這一步,千萬不要切完直接炒,短時間肯定難以入味。等入味時蒜薹也變軟了,不脆嫩了。外婆的技巧就是多做一步,把蒜薹用鹽醃製一會兒,然後下鍋炒,這樣蒜薹又翠綠又脆嫩,還非常入味。

焯水的方法也非常管用,但時間一定要掌握好,煮過了就口感就不好了。

焯水時,鍋里加清水煮開,加適量鹽攪拌,倒入蒜薹開始焯水。當蒜薹變色後就立刻撈出,倒入冷水中過涼,就能保持翠綠和脆嫩,還比較入味。


▲調味勾芡

炒臘肉時,要先將臘肉中多餘的油脂炒出來,再加蔥薑蒜、幹辣椒爆鍋,這樣蒜薹才能充分吸收油脂,變得香濃油潤,更加好喫。爲了讓蒜薹入味,加小半碗水燒至2分鐘,再用水澱粉勾芡,濃稠的湯汁掛在蒜薹上,想不入味都難。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用,請爲我點贊、評論、轉發、關注,讓更多的人看到,讓大家一起學習,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們下次再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