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引江补汉工程可研阶段勘察设计工作技术总牵头单位,长江设计院利用一整套完备的远程办公系统,为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内业工作开展线上“会战”提供了最锐利的“武器”。长江委党组高度重视引江补汉工程相关前期工作,去年12月以来,委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相关工作,并先后两次专程赴勘测一线了解工作进展。

内畅外联与时间赛跑、野外勘测拥星夜入眠、远程办公掀线上“会战”……自2019年12月,长江委全面启动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工作以来,全委第一时间集中优质技术资源,深入开展各项组织协调和内外业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亦迅速转变工作方式,靶向施策克服不利影响,以满弓发力的姿态,努力跑出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工作“加速度”。

内畅外联 与时间赛跑

4月28日上午9点,长江委行政楼十三楼会议室内,一场涵盖规划计划、节约保护、水资源、河湖、水土、水文、水生态、水环境保护、勘测设计等部门与单位的专题推进会正紧凑进行着。委领导及专家围绕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工作中面临的挑战,深入沟通,力求找到最优解决方案。就在几天前,长江委以视频形式向水利部汇报工作进展,同时采取现场座谈方式,与有关省市水利厅局及地方政府,研究共商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工作推进之策。

通过沟通协调,尽快疏通“堵点”、深度破解“难点”,形成委内外强大合力,让引江补汉工程——这项备受党中央、国务院关注的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前期工作高效推进,让进度与时间赛跑,是疫情影响下长江委寻求“加速度”的重要手段。

长江委党组高度重视引江补汉工程相关前期工作,去年12月以来,委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相关工作,并先后两次专程赴勘测一线了解工作进展。2019年底,按照水利部《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前期工作方案》要求,长江委及时制定了《长江委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前期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全面部署推进包括引江补汉工程在内的多项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相关前期工作;2020年4月,统筹考虑疫情防控形势,长江委对《实施方案》进行了完善并印发,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细化任务和时间节点。

召开主任专题办公会研究推进引江补汉相关前期工作

为及时取得上级部门指导支持,长江委以周报、月报等形式,向水利部汇报工作进展、问题请求及下步工作安排;多次组织参加水规总院等审核单位技术讨论视频会,汇报关键中间成果,深化技术沟通交流,及时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在协调外业复工、资料收集、专题研究、环评公示等工作中,长江委还主动与相关省市、地市及项目法人单位开展沟通协调,落实专人进行工作对接,以专题发函、实地调研及建立联络协调机制等方式,寻求合力攻克难点;通过多次视频会、座谈会,与湖北等省市相关部门反复沟通,深入协调各方面诉求,寻求对影响工程规模关键问题的共同认识。在委内,长江委通过连续召开主任专题办公会、月协调推进会以及部门工作协调会,建立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前期工作推进月例会制度等方式,及时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抓好节点管控……

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工作文函

引江补汉工程意义重大,前期工作具有任务重、时间紧、涉及单位多的鲜明特点。要在确保成果质量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既定工作节点完成可研任务,唯有周密做好顶层设计,织密沟通协调工作“网”。长江委以“上下左右”齐发力的工作方法,力争实现内畅外联的工作目标,紧锣密鼓地保障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工作加速推进。

一线勘测 拥星夜入眠

“大家已经五个月没回家了,白天野外勘测、夜晚编写报告是‘标配’,每日加班至凌晨一两点是常态。有同事怕耽误工期,尽管突发血液真菌感染全身浮肿,白天输完液后晚上继续加班;有人因测点布置交通不便,便在雨雪天靠双手双脚攀爬山岭,在冷风里一忙一整天,饿了就吃点泡面……”谈起正开展的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地勘工作,长江设计院三峡院高级工程师贾建红有许多难忘的记忆。而他自己也因长时间、高强度的地质查勘,脚上长出骨刺行动不便。

引江补汉工程线路长、埋深大,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加之施测区域山高路陡、植被茂密,且受疫情影响工期紧凑,地勘工作难度巨大。

在引江补汉工程首个900米深孔钻探的过程中,由于到达钻探点的交通极为不便,且钻探点无法获取作业用水,勘测人员便找来小车,将设备一点点拆解,运至孔位进行安装,在施钻工程中,再通过水车从外界拖水进行钻探;在重庆大宁河方案钻探实施过程中,勘测人员们硬是在陡峭的山壁上,用脚手架现场搭建通行道路,临时修整山路长达12公里,以手搬肩扛的方式完成设备进出场……

钻机搬迁

“引江补汉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为了全面探测地下地质情况,我们对坝下方案总长近700公里的归州及龙潭溪方案开展全线路物探勘察。”长江设计院物探公司工程师尹剑介绍,为了做好全线路的物探工作,技术人员们不知新“辟”了多少条本不存在的路,无论是积雪未化的高山亦或幽僻无人的深沟,只要是人能抵达的测点,便会排除一切困难高质量开展工作。

物探测量放线

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外业工作远不止地质勘测,水文测量、水质监测、水生态调查等一系列外业勘测工作均面临严峻挑战。

为获取一手水文测量数据,长江委水文局的技术人员们,或在高山绝壁下测量,或在冰冷溪沟内测流,或涉险进入陡峭的深山……有时因冒雨涉水作业,测员们冻得浑身发抖,全身上下被雨水湿透。

取水口水域水温测量

因受疫情期影响,在开展引江补汉工程前期水质监测的过程中,长江委水保科研所位于武汉市内的监测人员与设备均无法出城。为了确保工作顺利推进,该所安排滞留汉外的技术人员自行驾车,从四面八方赶赴监测点,同时协调设备供应公司,从河北调配仪器设备运至监测地。

开展水质监测

在实施引江补汉工程前期水生态野外调查的过程中,长江委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的技术人员们在完成核酸检查的第二天,便启程赶赴监测地。尽管监测水域水深且部分时段风浪较大,大家依旧竭尽全力抢抓有利监测时间,加班加点完成工作。

水生态野外调查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对于在特殊时期,奋战在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各外业战场的技术人员们,这句话再贴切不过。在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外业勘测一线,各专业攻坚克难的故事还有很多。他们用毅力与干劲,以双脚丈量高山远路,用实干诠释担当。

远程办公 掀线上“会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长江委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业务工作,各单位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行远程办公。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居家办公期间引江补汉工程各项前期工作顺利开展。

作为引江补汉工程可研阶段勘察设计工作技术总牵头单位,长江设计院利用一整套完备的远程办公系统,为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内业工作开展线上“会战”提供了最锐利的“武器”。

←移动办公平台及疫情期间工作行程管理平台

↓远程视频会商平台

“我们通过企业远程办公VPN平台、远程视频会商平台、移动办公平台及疫情期工作行程管理平台、远程三维云设计平台、企业网盘等,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为技术人员居家办公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长江设计院宏数公司工程师王伟介绍,今年2月初长江设计院远程三维云平台、疫情期工作行程管理平台、企业网盘等便相继进行测试并投入使用,目前远程三维云设计平台支持3DE、Revit、Inventor、三维配筋等10余种设计和分析软件,技术人员在家中普通的计算机上,便可通过网络和中心机房资源实现三维协同设计和BIM应用,且使用体验与在办公室无异。

在水文局、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保科研所……技术人员们亦利用蓝信等软件,组织召开网络视频会议、多方收集所需资料、研究讨论相关技术工作。在外业停工期间,通过远程办公提前做好复工方案准备,确保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高效开展相关工作。

只有全力奔跑才能逆势突围,唯有满弓发力才能不辱使命。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客观冲击,长江委正举全委之力,以精准筹划的举措、稳扎稳打的行动,在多点发力、步步为营的星夜兼程里,朝着时不我待、一往无前的既定目标,全力交出一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工作答卷!

来源:人民长江报

作者:贾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