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隱身戰鬥機不再使用提升自身機動的方式來躲避地空導彈的攻擊,而是直接採用雷達隱身的方式,讓自身飛機在對方的雷達上"隱身",這樣雷達無法發現目標,也就無法引導導彈進行攻擊,隱身飛機的技術優勢正體現在這裏。雖然F-117在內華達美軍基地執行的各種飛行任務依然屬於絕密消息,但是已經有外界猜測,美軍恢復F-117的飛行,很有可能是爲了開發全新的隱身/反隱身裝備,並且可以利用F-117和F-22、F-35都不一樣的特性,來模擬其他國家的隱身戰鬥機,並且供美軍摸索行之有效的對抗之道。

  (正在空中加油的F-117"夜鷹")

  F-117A"夜鷹"是一款著名的飛機,說它"著名"是因爲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款真正的"隱身"飛機。而且其獨特的、棱角分明的外形很容易讓見過的人對它過目不忘。F-117A戰鬥機早在1973年美軍撤離越南時就已經立項研製,到10年後的1983年該機正式定型並量產服役。2008年4月F-117戰鬥機正式宣告退役,不過最近卻有好事者發現,本該盡數退役銷燬的F-117隱身飛機,如今卻依然在執行飛行任務,而且任務的級別是——絕密。

  (世界第一款隱身飛機,F-117A實際上應該算是一款攻擊機,而不是戰鬥機)

  美國TheDrive網站《戰爭地帶》專欄5月18日報道稱,一些航空愛好者在美國內華達州南部的託帕諾試驗場附近拍到F-117飛行的蹤跡,這些飛機大多在莫哈韋沙漠上空飛行,但是卻不清楚這些飛機到底在執行何種作戰任務。有些航空愛好者聲稱,他們拍到了F-117飛機從陸地飛向海洋,並在加州外海空域執行海上飛行任務。據稱還有海軍的KC-135空中加油機和E-2D鷹眼預警飛機與F-117協同飛行,不過,所有這些F-117所執行的飛行任務至今仍然是一個迷。

  (美國航空愛好者發現KC-135和F-117伴飛並截圖)

  F-117A"夜鷹"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款嚴格依照"隱身"要求設計製造的飛機。這裏所謂的"隱身"並非是肉眼看不見,而是指這種飛機可以針對雷達實現"隱身"。這是因爲在上個世紀70年代,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防空導彈的機動過載已經超過30g逼近40g的水平,這意味着,戰鬥機以9g過載飛行時已經無法要依靠自身的機動性甩掉來襲的防空導彈(追蹤方的過載是逃逸方的三倍)。而人體的脆弱性讓戰鬥機的過載最終定格在9g的水平。爲了能夠在防空導彈攻擊下提高生存率,美軍開始研發"雷達隱身技術"。

  (雷達發射出雷達波,然後雷達波遭遇飛機後被反射回來,類似於光線的反射原理,雷達在接收到反射的回波後,就可以確認目標,這就是雷達的基本工作原理,如果收不到反射的回波,雷達就"瞎"了)

  直到現在,防空導彈都是使用雷達系統爲導彈指示目標並引導導彈進行攻擊的,可以說如果雷達失效,那麼防空導彈就會徹底變成瞎子。隱身戰鬥機不再使用提升自身機動的方式來躲避地空導彈的攻擊,而是直接採用雷達隱身的方式,讓自身飛機在對方的雷達上"隱身",這樣雷達無法發現目標,也就無法引導導彈進行攻擊,隱身飛機的技術優勢正體現在這裏。

  (除了外形奇特,F-117還噴塗有第一代雷達波吸收材料,可以吸收部分雷達波,這樣散射一部分,吸收一部分,敵方雷達能夠接收到的回波就非常微弱,甚至根本接收不到)

  F-117戰鬥機作爲第一款隱身飛機,其外形第一眼看起來確實令人印象深刻,因爲該機擯棄了傳統飛機圓滾滾的機身,全部採用了帶一定角度的平面進行"拼接"而成,機身之間各平面之間構成不連續的過渡,外形看起來簡直就像一個微型的金字塔。但是F-117的每一個平面都是精心設計,因爲依靠不同的角度拼接起來的平面可以向不同方向散射雷達波,這樣即使被雷達照射,由於雷達波被F-117飛機的表面散射掉了,無法依照原路反射回去,防空雷達收不到回波,自然也就無法探測到來襲的F-117飛機。而且F-117爲了強化隱身效能,甚至連發動機進氣口都裝上了一層鋼絲網,這種鋼絲網通常是在飛機起降時放下,用於阻擋異物進入飛機發動機的,但是在F-117上成爲固定配置,雖然這層鋼絲網導致進氣率損失30%,但是卻完全屏蔽了地面雷達對F-117發動機的探測,實現了真正的全向隱身。

  (一個小花絮:其實F-117的隱身塗料並非是黑色的,而之所以塗成黑色,是因爲——領導喜歡黑色!看來美國也講究領導喜好問題)

  即使和後來的F-22、F-35等先進第五代戰鬥機(俄標,下同)相比,F-117依然顯示出無與倫比的隱身性能,依照正常的飛機雷達反射面積(RCS)衡量,根據公開資料顯示F-15戰鬥機的RCS大約是5平方米,F-16大約是3平方米;F-22的RCS大約是0.05平方米,而F-117則達到了驚人的0.001平方米,大概相當於一個乒乓球的大小。這麼小的目標會自動被雷達的過濾機制自動過濾掉,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F-22和F-35雖然是新一代隱身戰鬥機,但是就"隱身"這一個方面而言,確實還不及F-117性能卓越。

  (和KC-135加油機伴飛的F-117A隱身飛機,其機腹塗裝非常有美國風)

  雖然F-117在內華達美軍基地執行的各種飛行任務依然屬於絕密消息,但是已經有外界猜測,美軍恢復F-117的飛行,很有可能是爲了開發全新的隱身/反隱身裝備,並且可以利用F-117和F-22、F-35都不一樣的特性,來模擬其他國家的隱身戰鬥機,並且供美軍摸索行之有效的對抗之道。當今全球只有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國家擁有真正意義上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儘管五代戰鬥機的隱身性能反而不如極端追求隱身的F-117,但是五代戰鬥機在格鬥、巡航、超視距攻擊和隱身等幾個戰鬥機的主要應對方面獲得了更好的平衡,因此其綜合作戰效能顯然要高於F-117戰鬥機。

  (內華達沙漠上空飛行的F-117戰鬥機,用這些第一代隱身戰鬥機作爲陪練,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雖然法律規定,退役的F-117要在10年內拆解銷燬,但是有猜測認爲,退役12年來,有一部分F-117一直在執行任務,扮演假想敵供美軍戰鬥機訓練戰術戰法。目前有未經證實的消息稱,美軍使用F-117飛機就是用來模擬我軍的殲-20戰鬥機,然後供己方戰鬥機摸索對抗之道。而且爲了絕對的隱身需求,F-117飛機本身並未安裝機載雷達火控系統,僅裝有光電探測裝置,因此也有消息認爲恢復F-117的飛行,極有可能是美軍利用該機測試全新的IRST機載光學/紅外偵測系統,這種系統可以在不發射電磁輻射的情況下,靜默監視數十千米周邊的空中目標,具備很強的反隱身能力。

  (正在加掛激光制導炸彈的F-117)

  不管是何種原因,美軍恢復F-117的飛行都意味着美軍開始從事全新的隱身/反隱身項目研究,而作爲當前世界第一航空強國,美國對於航空技術的研發,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和警惕,當然必要的時候,"摸着鷹醬過河"也是理所當然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