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中國足協發文,宣佈包括遼足、廣東華南虎等在內的11傢俱樂部,被取消註冊資格;天海、深圳鵬城等5傢俱樂部主動退出。

  一夜之間,16支俱樂部退出了中國足球的版圖。如果算上中冠,這個數字還要更多。仔細分析這些數據,解散的球隊主要集中在中乙和中甲,中超層面只有一個“天災人禍”趕一塊兒的天海。

  韓國有且只有全北一個豪門

  曾牽頭職業聯盟的廣州富力董事長黃盛華直言,今年是中國足球迴歸理性的元年。沒錢或者少量砸錢的低級別聯賽俱樂部要怎麼玩,韓國方面是這樣做的:

  【韓國K3/K4聯賽生存法則:開黑店賣小妖】

  “我們賣人換錢求生存”!

  因爲扛着疫情開賽,韓國職業足球頂級聯賽吸引了全世界關注的目光。而在K1聯賽的後面,還有K3、K4等一大批職業半職業聯賽的俱樂部在辛苦努力着。

  和中國俱樂部燒錢不同,即便是韓國的K1聯賽,除了全北等極個別俱樂部之外,其他的球隊大都理性經營。至於很多K3、K4俱樂部,每年維持運轉的費用不到10億韓幣,摺合人民幣大約575萬左右。

  這些球隊,無法像職業俱樂部一樣通過門票收入、電視轉播、市場營銷等方式維持自身的運轉,他們探索出的一條路子就是——培養有潛質的年輕人,然後將這些半成品的新秀們賣給頂級聯賽的隊伍,以此賺取轉會費。

  韓國足協制定的相關政策,也可以支撐這些俱樂部“實現夢想”。

  全州市民足球隊新銳金道勳(左)在比賽中尋求突破

  韓國足協規定,今年起,K3聯賽每場11名首發和7名替補球員中,如果有2名U23和1名U21隊員,則球隊可以正滿額報名(18人)、滿額換人(5人,注:今年因爲疫情特殊情況,可換5人,正常年份換人滿額爲3人)。如果當場U23和U21報名人數不夠,則球隊的報名和換人名額都將相應減少。

  K4聯賽更是要求18人報名名單中,U21球員就需要至少3人,否則報名和換人都相應減少。

  韓國足協解釋,此舉不是爲了阻止俱樂部使用老將追求成績,但是必須保證年輕選手的培養。“職業足球義務性的讓23歲以下選手參賽,如果這些年輕人能在K3、K4的舞臺上證明自己的能力,那麼他們就有機會轉會加盟高級別的聯賽中,從而形成一個人才培養的良性閉環”。

  在準備大棒的同時,韓國足協也配備了胡蘿蔔——爲了鼓勵K3、K4聯賽多多使用U21以下的球員,韓國足協每年分配6400萬韓幣(K3)、5200萬韓幣(K4)的政策支持金。作爲獨立法人的K3和K4聯賽球隊,如果遵守韓國足協相關規定,並給予U21球員單賽季出場時間達到一定標準(K3聯賽最少1350分鐘,K4聯賽最少1080分鐘),當事俱樂部最多可獲得1200萬韓幣的“獎金”。

  考慮到今年K3聯賽冠亞軍的獎金分別只有1億韓幣和3000萬韓幣,這1200萬韓幣的獎勵已經是一筆很大的收入了。

  K1聯賽和K2、K3甚至K4聯賽息息相關

  在K3、K4培養年輕球員方面,全州市民足球隊已經做出了榜樣,這支俱樂部在K3聯賽元年就參賽的球隊,乾脆直接派出一支U20隊伍參賽,5月16日與大田韓國鐵道隊的比賽,今年剛從蔚山現代高中畢業的金度勳(19歲)和閔智洪(19歲)首發出場。面對老練的對手,全州市民隊0-3告負,但是他們的用人策略成功吸引了球迷和媒體的目光。

  據悉,韓國U20男足主教練金正洙告訴全州市民隊,下輪比賽,自己將前往現場觀戰考察年輕球員。

  全州市民俱樂部老闆高炳權表示,作爲K3俱樂部,運營更多的年輕人出場比賽,能夠爲韓國足球的未來培養人才,自己感到很自豪。

  能不能出現更多的全州市民這樣的俱樂部?

  目前,韓國足協考慮在規則和操作上繼續細化,比如在制度層面,制定“轉會費底線規則”,儘可能保證K3、K4俱樂部給高級別聯賽輸送年輕球員時,能夠獲得不低於一定數額的轉會費,以鼓勵他們繼續鍛鍊、培養年輕球員的信心,讓K3、K4成爲年輕球員成長的主要平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