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要鍛鍊孩子的思維韌性能力,那麼家長可以在平常的生活中經常給孩子提問題,這樣孩子就會不停的動腦去思考,也會在遇到問題無法解決的時候,向父母去討教。因此這就需要家長去鍛鍊孩子的思維任性能力,那麼究竟父母該怎麼做呢。

導語

基本上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聰明,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高情商,但是,決定孩子聰明與否與情商高低的原因並不是孩子們自己,而是父母的教育方式。

有的孩子在父母高要求的管教下,變得越來越唯唯諾諾,甚至不懂得變通,可這樣的孩子往往會被父母認爲是情商低,還會被說成是死腦筋。

案例

軍軍今年10歲了,在上小學四年級,每次軍軍放學都是媽媽去接,而軍軍的媽媽也爲了保證孩子的安全,所以每次都會叮囑軍軍,除了媽媽以外誰來接他都不能跟別人走。

軍軍把媽媽的這句話深深的印在了腦子裏,可有一天媽媽的單位特別忙,沒有辦法去接軍軍,只能給軍軍的爸爸打電話讓他去接孩子。

但是當爸爸來到學校門口準備接軍軍放學時,軍軍卻拒絕了,爸爸特別納悶,爲什麼兒子不跟自己回家?於是就問軍軍,而孩子的回答也讓他很無語。

軍軍說:"媽媽說了,除了她以外誰來接我,我都不能跟着走",最後軍軍的爸爸無奈的只能給軍軍媽媽打了個電話,而軍軍媽媽囑咐兒子,讓他趕緊跟爸爸走後,軍軍才放心的跟爸爸回了家。

回到家後的軍軍被媽媽好一頓訓斥,並說他是死腦筋,還說他是個大傻瓜。其實軍軍這樣的孩子生活中也有不少,這些孩子不懂得變通,甚至被認爲情商很低,其實,這有可能是孩子的思維韌性不足所導致。

那麼什麼是思維韌性呢?

所謂的思維韌性,實際上是人在思考一件事情上所花的那些時間,通俗的說法就是在考慮某件事情的過程中所消耗的時間就是你的韌性。

當然孩子如果思維韌性不足,那麼他們思考的時間就會越短,他們思考的深度也會非常不明顯,以至於最後孩子都懶得去思考,只是遵從腦子裏的那種習慣性的思維模式。

就像軍軍不跟着爸爸走一樣,他只是不再去用大腦思考問題,而是記住了媽媽那句誰也不能跟他走的話語。

所以這樣的孩子往往被大家稱作爲不懂得變通,死腦筋,甚至還被有的父母說成腦子太笨,當然這樣的孩子也很難成功。

因爲沒有足夠的思維韌性也代表着孩子懶得去思考問題,所以當孩子面臨學習和生活,他們也都會在遇到困難時選擇逃避和屏蔽。

因此這就需要家長去鍛鍊孩子的思維任性能力,那麼究竟父母該怎麼做呢?

1, 不要過多幹預孩子的生活,讓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有的孩子之所以思維韌性不足,有可能就是懶惰所導致。這些孩子往往家中的父母會把他們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不讓孩子操辦點心。

其實這就養成了孩子思維懶惰的一個壞習慣,因此父母應該讓孩子勇於去嘗試,千萬不要在孩子失敗的時候嚴格的訓斥和打罵,這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越來越思維任性能力不足。

只有讓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們才能累積經驗,也才能善於動腦去思考問題。

2, 經常給孩子提問題

想要鍛鍊孩子的思維韌性能力,那麼家長可以在平常的生活中經常給孩子提問題,這樣孩子就會不停的動腦去思考,也會在遇到問題無法解決的時候,向父母去討教。

當然父母要適當的裝傻充愣,即使有的問題知道答案也要裝作不知道,這樣才能讓孩子鍛鍊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且也才能打破孩子固有的思維模式,慢慢的讓孩子喜歡去動腦思考。

3, 允許孩子想一些千奇百怪的問題

孩子們往往好奇心和模仿能力都比較強,在他們生長的過程中,對於自己未知的世界,他們往往會有一些千奇百怪的想法,可是若父母遏制孩子的這種想法,就會讓孩子的思維任性能力減弱。

所以父母應該允許孩子想一些千奇百怪的問題,並尊重孩子的各種想法,更應該和孩子不停的去探討問題。

這樣孩子纔會越來越信任父母,也才能激發出孩子本身的一些天賦,當然更能起到鍛鍊孩子大腦發育的效果,爲孩子以後成功的道路打下堅定的基礎。

結語

每一個孩子都承載着父母的希望和寄託,但是養育孩子階段卻非常不容易,因爲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不能遵循一成不變的方法,只有找到真正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才能讓孩子更加優秀。

那麼你的孩子思維任性能力強不強呢?你覺得導致孩子思維任性能力變弱的原因,還有哪一些呢?歡迎你分享出來,我們一起探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