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圖爲當時重慶城牆上。這個名字的由來是由於當時南宋的都城在今天的杭州,朝廷的聖旨都是通過長江經過這裏到重慶,所以纔有了朝天門這個名字。

1909年(清宣統元年),美國地質學家張伯林沿着長江探訪重慶各地,在重慶期間他拍攝了大量的照片。通過百年前張伯林的鏡頭,帶大家去看百年前的重慶。


圖中遠處爲風箱峽。風箱峽爲一段峽谷,峽谷的石壁上,有幾條斷巖裂縫,巖縫高處,在一條較大的縫隙中,擱着一疊長方形木匣,看上去很像風箱,因此得名風箱峽。

圖爲巫峽。巫峽自巫山縣城東大寧河起,至巴東縣官渡口止,全長46公里,爲長江三峽第二峽。巫峽以俊秀著稱天下,這裏峽長谷深,奇峯突兀,層巒疊嶂,雲騰霧繞,江流曲折,百轉千回,船行其間,宛若進入奇麗的畫廊,充滿詩情畫意。
巫峽谷深狹長,日照時短,峽中溼氣蒸鬱不散,容易成雲致霧,雲霧千姿百態。唐代詩人元稹遊覽這裏後寫下了“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千古絕唱。

圖爲雲陽張飛廟。張飛廟是爲了紀念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而修建的,位於重慶市雲陽縣盤石鎮龍寶村獅子巖下。張飛廟始建於蜀漢末期,距今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了。
當時在面江廟壁上的四個大字是“靈鍾千古”,如今張飛廟上的已經改成了“江上清風”。據史料記載當時張飛廟有一口大鐘,遇到一些緊急情況就會響起來,以保一方平安。所以有了“靈鍾千古”這四個大字。

圖爲忠縣石寶寨以及江邊的小船。大家可以看到正前方的那塊巨石,這塊巨石相傳爲女媧補天所遺的一尊五彩石,故稱“石寶”。此石形如玉印,又名“玉印山”。明末譚宏起義,自稱“武陵王”,佔據這裏安營紮寨,“石寶寨”由此而來。
長江三峽大壩修建後,國家對這裏進行了搶救性保護工程,在石寶寨周邊修建了巨型圍堤環繞。大壩修建後長江水位上升,石寶寨由山寨變成了水寨,使得這裏有長江“小蓬萊”的美稱。

圖爲當時重慶城牆上。在清朝的時候重慶一共有17個城門,分別是:朝天門、翠微門、東水門、太安門、太平門、人和門、儲奇門、金紫門、鳳凰門、南紀門、金湯門、通遠門、定遠門、臨江門、洪崖門、千廝門、西水門。重慶城牆於1929年起開始拆除,如今重慶城牆現僅存通遠門、東水門、洪崖門三處牆段,長度約300米。

圖爲遠眺重慶,圖中正前方的那個爲今天重慶的朝天門。朝天門位於重慶市渝中半島的嘉陵江與長江交匯處,在古時這裏有一個城門叫朝天門。這個名字的由來是由於當時南宋的都城在今天的杭州,朝廷的聖旨都是通過長江經過這裏到重慶,所以纔有了朝天門這個名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