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述2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於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包括支持減稅降費、減租降息、擴大消費和投資等,強化公共財政屬性,決不允許截留挪用。從一季報數據可以看到,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多數大消費板塊上市公司業績是飄紅的,尤其是醫藥醫療、食品飲料等一些細分領域,有些業績的成長性還是受益的。

上週四,貴州茅臺創下1371.96的新高,成爲A股滬深兩市股價最高且目前唯一一隻股價突破千元的上市公司。同時,五糧液、長春高新、愛爾眼科、三隻松鼠、新希望等多隻個股在此前後也觸及了歷史股價的新高位置。消費板塊幾乎成了“牛股集中營”。
有人驚呼,消費牛來了!我們不禁要問,消費牛,牛在何處?
政策支持。在“兩會”政府的工作報告上,談到要促消費,通過穩就業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費意願和能力。支持餐飲、商場、文化、旅遊、家政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養老、托幼服務。改造提升步行街。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拓展農村消費。要多措並舉擴消費,適應羣衆多元化需求。
資金關注。據央行5月11日披露的4月金融數據顯示,4月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669億元,其中,以個人消費貸款爲主的短期貸款增加2280億元。截至5月22日,陸股通持股市值超百億的公司有24家,絕大部分爲大消費上市公司。排名前四家爲貴州茅臺、美的集團、格力電器、五糧液。
業績飄紅。從一季報數據可以看到,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多數大消費板塊上市公司業績是飄紅的,尤其是醫藥醫療、食品飲料等一些細分領域,有些業績的成長性還是受益的。這個爲整個板塊的持續向上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業績基礎,預計今年全年都存在一個很好的確定性。
消費板塊一些個股創新高,有沒有過熱的情況?
我們看到,在政策層面,當前促消費是擴大內需重要一環。從來自“兩會”的消息,今年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上述2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於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包括支持減稅降費、減租降息、擴大消費和投資等,強化公共財政屬性,決不允許截留挪用。
對比全球的消費股龍頭而言,A股公司的消費股估值整體依舊處於合理位置。與美股相比,當前A股大部分消費行業的龍頭業績增速普遍高於同類美股,成長性也顯著高於美股。雖然PE估值略高,但PB依然較爲合理。
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再好的股票也要有時空觀,投資消費板塊也不例外。只有在調整到位,估值偏低時介入,纔是最佳的價值投資策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