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更是谋划着东部海岛旅游大景区建设,提质花鸟旅游示范岛,推进洋山岛、黄龙岛、金平岛等错位发展,探索实施“一岛一平台一规则”定制旅游模式,积极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十里金滩”特色小镇。2000年,各渔村利用沙滩资源,尝试渔家乐,让转产转业的渔民带着游客体验捕捞、海钓,一下子火了起来。

大美嵊泗。 摄影记者 沈磊

海岛是远离大陆的游子,却又是大海的宠儿,丰饶美丽的嵊泗就深得海的眷顾。

她处在东海渔场的核心,水产物种繁多、海岸资源丰富、区域优势明显,百余年来尽显海洋捕捞的辉煌。

她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列岛风景名胜区,岛礁星罗棋布,金色沙滩连绵亘长,海水碧蓝,山色青秀,是海岛海洋旅游休闲度假理想场所。

70年来,这里书写着舟山深入海洋、开发海洋,与海洋共同繁荣的篇章。从着重发展捕捞的渔业小镇,逐步走向美丽乡村振兴典范;从靠海洋捕捞为生发展成全域旅游,努力开拓着蓝色海洋经济和特色美丽海岛共同发展之路。

1950年7月10日,嵊泗列岛全部解放

嵊泗虽然远离大陆,但也未能逃脱战火的侵袭。对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老人们说:“黄帽子、白帽子、有五角星的帽子我们都看见过……”

1950年7月6日,我军向嵊泗列岛发起进攻,7月10日,嵊泗列岛全部解放。至此,舟山群岛全境解放。

家住边礁村、今年90岁的陈光明老人回忆:“节节败退的国民党军队退到村里,占据了村里最好的房子,每天耀武扬威,还要吃香喝辣,稍不如意就对老百姓拳打脚踢。有一天逼我去外面买好吃的,我买不到,他们就用枪托砸我,我吓得不行,逃到山上躲了好几天。回来时,恰好看见解放军的队伍整齐地走进村口,激动得泪水一下子流了下来。”

“那真是不一样。”老人说,“解放军态度和和气气,还帮着我们打扫卫生干渔活。”

海岛条件艰苦,解放初期,我军在这里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故事比比皆是。1956年8月1日,部队喜迎建军节,黄龙岛上的雷达连官兵却遭遇了一场特大台风。巨大的海浪冲开工作室窗户,海水灌进了机房。值班排长应少华用身体支撑着倾斜的窗框,让战士鸣枪示警。枪声惊动了山崖背后的连队官兵,战士们纷纷赶来,海浪冲断了水泥桥头,他们只能攀着绳子爬进机房,拆卸雷达部件。在惊涛骇浪中,重要机件一个个被传递出工作室。风浪一次次把传递部件的队伍打乱,官兵们又一次次在风浪中站起。

就在最后拉机架的瞬间,一个遮天盖地的巨浪压过来,工作室里的官兵全部被卷入大海。应少华把手里的接收机交给没有受伤的战士,让他赶快爬上石崖逃生……风浪肆虐中,19位青春勃发的战士永远留在了大海里。

草房变瓦房,瓦房变楼房,是那个时代渔民的梦想

解放初期,渔业迎来生产力大解放。嵊山渔场万船云集,十万渔民上“战场”。

走进位于黄龙峙岙村的船模工作室。大(小)对船、机帆船、钢质渔船等船模一一映入眼帘;墙上一幅幅黑白照片展现着当年的场景……今年69岁、当了大半辈子渔民的刘永岳,按原船样子一一打造船模,说要让后人知道过去的时代。

他指着一艘摇橹船说:“这是最老的一种渔船,全靠摇橹。当时有一句老话,叫‘吃雨倒饭,睡湿舱板’。那个时候的渔民最苦了,下雨天淋在雨里吃饭,晚上要睡觉了,用布擦一擦舱板,就睡在湿漉漉的船舱里。”

刘永岳19岁下海捕鱼,当时他们的作业渔船是机帆船(对网船),船上有10余名船员,船的马力小,最远只能到大陈渔场。“我45岁时,出海的渔船换成了帆张网船,船大马力足,最远一直能开到1181(作业区)。”

对生活的变化,今年73岁的峙岙村村民吴元定深有感触:“刚解放的时候,家家户户种点番薯当主食,养只鸡要留到过年吃。”

他说,解放前,渔民们都是打工的,劳动所得以米价结算。1957年成立生产合作社,村里组建了互助组,生产工具和资源共享,渔民的收入根据总收入分配。“那时候,一年能赚两三百元,供一家七口人吃饭完全够了。”吴元定说。

开展大集体生产后,按劳分配,劳动力强的人每年有400~500元的收入,生活条件进一步提高。

“形势最好的要数1962年到1966年,一个劳动力每年有上千元的收入,那时候在城里单位工作的人一年才赚四五百元,当时我们村是整个嵊泗最富的。”吴元定清楚地记得,解放初期,黄龙只有七户人家是瓦房,其余三四百户都是草屋,那几年草房全变瓦房了。

“让草房变瓦房,让瓦房变楼房”是那个时代渔民的梦想。1960年当上五龙边礁村生产渔业队大队长的陈光明骄傲地说:“1973年,县里打了4对8只机帆船,给了我一对。1974年,我带队捕捞了13900担大黄鱼、带鱼等,从此当了8年万担老大。”

改革开放后实行大包干制,渔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迎来了渔业生产的大投入、大发展。1984年后,不少船老大成为了“万元户”。

“海龙王推倒桩”成为历史,现在流行换种方式“吃海”

然而渔业资源不是取之不竭的,船越造越大,越捕越远,让人骄傲的“万担老大”成为渔民们的回忆和迷茫。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滥捕酷渔加海洋污染,海洋资源急剧衰退,“东海无鱼”,让曾经热闹无比的渔业海岛突然沉寂下来。

黄龙曾是让“海龙王推倒桩”的赢家。据吴元定回忆,那时候路旁边都晒满鱼鲞。后来,则是“小小黄龙山,猪粪满沙滩”,年轻人纷纷搬迁,黄龙岛成为“空心岛”。花鸟岛只供半夜电,冰箱当橱柜用。

嵊泗的偏远小岛,“偏远”“人少”“贫穷”成为它们无法摆脱的标签。

蓝天碧海发出了严厉的提问:嵊泗该如何往前走?

本世纪初,大量渔民面临转产转业。放弃熟悉的作业方式,跟着时代步伐寻找出路,是很多渔民躲不开的阵痛。当时,旅游开始兴起,基湖沙滩赫赫有名。2000年,各渔村利用沙滩资源,尝试渔家乐,让转产转业的渔民带着游客体验捕捞、海钓,一下子火了起来。

田岙村,是嵊泗“渔家乐”的起源地。曾经的“烂田岙”华丽转身,那也是一步一步思想解放的过程。

“当时客人们体验海钓后,问我们要去哪里加工海鲜,能不能到渔民家里加工一下。这一下子给了我们思路。”62岁的洪水萍回忆道,就这样,渔家餐饮店在田岙村开了起来。

吃得畅快了,客人们又想有个地方住下。2004年,村干部洪水萍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觉得要起一个带头作用,便花2000多元买了一台空调,收拾出四个床位,开起了渔家宾馆。第一年,收益只有2000来元,还抵不上空调的成本。第二年便赚到了万余元,顿时成了人人羡慕的万元户。同样的,第二年村里渔家宾馆数增加到14家,再过一年变成了31家。

“我是看着村里渔家宾馆多起来的。”洪水萍说,“一开始观望的多,我这边住不下客人,便借其他村民的客厅,一晚上给300块钱。一尝到甜头,第二年他们立刻就开起了宾馆。”

在这过程中,新的观念,新的生活方式不断渗入渔民的思想。洪水萍举例,当初对太阳能热水器,大家都持怀疑态度:“这是什么呀,能热吗?”洪水萍请乡亲们到他们家体验后,装的人就多了。

原本这些渔家宾馆装修简单,三个房间共用卫生间。现在这些渔家宾馆更新换代数次,有些已成精品民宿。“现在,我们村共有250户,193户开民宿,而且基本上都是推倒重建过。”洪水萍笑着说,“不升级那是不行的,跟不上时代会被淘汰。”如今,她手里有三家民宿。

民宿已成嵊泗全域旅游、全民创富的先行产业,也是嵊泗海岛旅游最美的品牌和最靓的风景。

换种方式“吃海”,嵊泗大开脑洞,根据各个区块海岛的资源特征和发展基础,将“岛、渔、海、港”要素充分与片区发展主题相结合。2011年,提出美丽海岛建设,立足离岛、微城的特质,打造“慢生活”节奏,一岛一韵、一村一品稳稳落成。全域旅游配套设施和周边环境不断优化,旅游综合执法体系不断完善,海岛民宿走向规范化和品质化,旅游市场秩序持续规范,嵊泗旅游蓬勃发展,成为国内海岛游的一块热土。

东海五渔村,有你看不够的古老渔村另类魅力:黄龙岛的石屋古朴而苍劲,花鸟岛清新如春日阳光,定制旅游红红火火……如今,更是谋划着东部海岛旅游大景区建设,提质花鸟旅游示范岛,推进洋山岛、黄龙岛、金平岛等错位发展,探索实施“一岛一平台一规则”定制旅游模式,积极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十里金滩”特色小镇。

从渔兴则兴、渔衰则衰,到因美而变、因美再生。嵊泗的“离岛·微城·慢生活”,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成就了舟山美丽经济的典型样本。既让人看得见乡愁,又看得见美好生活。

正如当地一位文人所言:而今的嵊泗,离岛仍然是离岛,可是已扬弃了孤远,拓展的是纯洁和美好;微城仍然是微城,可已不再是微小狭窄的代称,而是精致和高端的化身;那延续了千年的慢生活节奏,也早已从一种被动形成的生态姿势,升格为一种主动追求的生活品质。

从一口风一口浪一条鱼,到卖阳光海滩、卖绿水青山、卖闲适生活……

2019年,嵊泗旅游接待人数为76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108.8亿元。

如今的这片碧海蓝天,天天都有新故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