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6年7月4日,美國同意菲律賓獨立。1946年7月4日,美國同意菲律賓獨立。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已過去一年多了,2022年世界盃亞洲區第一階段預選賽已經開始了。國足分在A組,同組的有敘利亞、菲律賓、馬爾代夫、關島。前兩場比賽,國足5:0勝馬爾代夫,7:0勝關島。有人說國足在本組最強的對手是敘利亞,這應該沒錯,上屆世界盃12強預選賽,國足主場輸給敘利亞,導致最終沒能出線。不過,菲律賓歸化了很多實力較強的球員,所以,菲律賓非常有信心在10月15日,也就是今天的預選賽上戰勝國足。
說到菲律賓,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菲律賓是我國的海上鄰國,由於歷史及其他原因,我們對菲律賓的熟悉程度,遠大於與我國接壤的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等國。
菲律賓位於我國的東南部,是個羣島國家,面積29.97萬平方公里。菲律賓東部瀕臨太平洋,西部瀕臨南海。菲律賓的島嶼很多,大大小小的,總共有7000多個。但菲律賓有幾個大島,面積加一起,就佔了菲律賓的絕大部分。
菲律賓最大的島嶼是呂宋島,面積約11萬平方公里,是菲律賓的主體部分之一,首都馬尼拉就位於呂宋島西南。呂宋島的形狀,有些像一隻在大海里任意遨遊的章魚。北部寬,像是章魚的頭部,東南部非常狹窄,呈長條狀,像是章魚的腳。呂宋島的西北部是中科迪勒拉山,東北部沿海有馬德雷山,西南部是三描禮士山。三描禮士山以東,是平原地帶,土地非常肥沃。
菲律賓的第二大島是位於菲律賓南部的棉蘭老島,面積約9.46萬平方公里。棉蘭老島東部較寬,西北部非常狹長,呈長條狀。大略上,棉蘭老島的形狀就像一隻頭朝上的獅子,西北部的狹長半島地帶就像獅子的尾巴。棉蘭老島東南部和正南方向都有一個狹長地帶,像是獅子的腿。
棉蘭老島的西南部是蘇祿羣島。蘇祿羣島面積並不大,可在我國明朝的歷史上卻是大名鼎鼎。明成祖永樂十五年,蘇祿國的東王巴都葛叭哈刺、西王麻哈刺叱葛麻丁、峒王妻叭都葛巴刺卜共,帶着由三百四十多人組成的龐大代表團,跨海來到明朝,明成祖以高規格的禮節接待蘇祿國王。蘇祿國代表團在回國路過山東德州時,東王巴都葛叭哈刺病故,葬在德州。說來奇怪,有四位蘇祿王來到明朝朝貢,三位在明朝的土地上病逝。
菲律賓還有很多面積較大的島,比如東部的薩馬島、萊特島,西北部的班乃島,西南部的內格羅斯島,中部的宿務島、保和島。
圖-馬尼拉
你如果看菲律賓地圖,會發現菲律賓有很多地名更像是直接從西班牙地名抄過來的。比如班乃島上的聖何塞—德布埃納維斯塔,棉蘭老島南端的桑托斯將軍城,更有意思的是,棉蘭老島東北部有座小城,名叫馬德里。呂宋島上有好幾個聖克魯斯,以及聖費爾南多、聖地亞哥、羅薩里奧、聖卡洛斯、洛佩斯。實際上,就連“菲律賓”這個國名,也是西班牙人給起的。
很簡單,菲律賓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圖-馬尼拉
咱們都知道,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旅行的發起者是麥哲倫。葡萄牙人麥哲倫相信地球是圓的,他希望葡萄牙國王資助他完成環球旅行,但遭到拒絕。麥哲倫又去找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卡洛斯一世出錢幫助麥哲倫進行環球旅行。1919年9月,麥哲倫帶着五艘船隻下海,向西南的南美洲航行。船隊繞過南美洲大陸最南端與火地島之間的海峽,進入太平洋向西航行。1521年3月,船隊來到了菲律賓東南的薩馬島。在一場部落衝突中,麥哲倫被殺,但船隊依然完成了環球航行的壯舉。
從此,西方人知道了遙遠的東方有一塊美麗的土地。公元1565年,西班牙殖民者登陸位於菲律賓中部的宿霧島。當時的西班牙國王是菲利普二世,所以西班牙人就給這片巨大的羣島命名爲菲律賓。
由於“菲律賓”這個國名是西班牙人起的,帶有強烈的殖民地色彩,相當一部分菲律賓人希望換國名。2019年2月,菲律賓就打算更改國名,將“菲律賓”改成“馬哈利卡”。馬哈利卡的意思是貴族或自由人。
這不是菲律賓第一次想改國名,四十多年前的1978年,當時的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就打算將國名改爲馬哈利卡,沒有成功。由於改國名事關重大,可能需要很多程序,但菲律賓有些人說我們早已不是殖民地,爲何還要用殖民地時期的國名?
菲律賓在歷史上曾被三個國家統治。1898年,著名的美西戰爭爆發。西班牙戰敗後,就把菲律賓割讓給了美國。到了1942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又佔領了菲律賓。
圖-菲律賓女孩國重新控制菲律賓。1946年7月4日,美國同意菲律賓獨立。巧合的是,這一天也是美國的獨立日。
等到日本戰敗後,美國重新控制菲律賓。1946年7月4日,美國同意菲律賓獨立。巧合的是,這一天也是美國的獨立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