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庭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够相亲相爱,现在如此,古代亦如此。古代皇帝位高权重,但私底下,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康熙皇帝辉煌一生,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可他最大的心愿,只是希望儿子们能够兄友弟恭罢了。

康熙晚年时期,九个儿子为了储位明争暗斗,令康熙十分头疼和难过。他原本想着,将来胤礽继位,其余皇子能够忠心辅佐,那么大清将会延绵不衰。哪知道胤礽不争气也就罢了,其他儿子也并不安分。

最终在这场激烈的内战中,皇四子胤禛脱颖而出,也就是雍正。众所周知,雍正最大的对手,就是老八胤禩,然而雍正在未登基前,就让胤禩当了总理大臣。当他即位后,更是封其为廉亲王,这让人感到很奇怪。

胤禩一直认为,雍正肯定是篡改了遗诏,才夺得的皇位,所以对他十分不服。按照雍正的性格,他即位后肯定会直接拿下胤禩,为何他却要封其为廉亲王呢?笔者认为,可能有三个原因。

一、稳定人心

雍正刚刚即位,朝中局势还不稳定,甚至很多人都怀疑,他的皇位是怎样得来的。因此雍正不能马上清算胤禩,不然自己继位之事,就怎样都说不清了。而这里要稳定的人心,也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就是诸位大臣。当初九子夺嫡的时候,很多大臣为了拼个前程,已经纷纷站好队,其中支持胤禩的人很多。这时雍正封其为廉亲王,就是要告诉曾经支持胤禩的大臣,他不会追究各位的责任。

不过雍正一边稳定人心,一边又将与胤禩亲近的人遣散,让其孤立无援。他还告诫群臣,千万不要私下结党营私。群臣一看雍正不追究自己,心中已是感激,一来不会再支持胤禩,二来也不敢结党营私了。

其次就是当年参与夺嫡的兄弟。胤禩是雍正的最大对手,可是雍正照样封他为廉亲王,他是想告诉其余兄弟,我连胤禩都不追究,自然不会追究你们,只不过你们最好要老老实实的。

最后就是胤禩自己。雍正虽然已经坐上皇位,可对胤禩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如果这时候下手太狠,难保胤禩不会狗急跳墙,即使他最后打不过雍正,也必定会引起很大的麻烦。这时候雍正刚登基,如果出现这样的事,引起民间非议就不好了。

二、利用胤禩收拾残局

康熙突然去世,雍正又突然即位,很多人都不明白,期间发生了什么事,各种猜测瞬间遍布朝野。雍正任用胤禩,除了可以稳定人心外,就是可以借他收拾残局。胤禩的能力其实不错,要不然,当初康熙也不会这么喜欢他,还委以重任。

雍正登基初期,青海战事吃紧,他一直将重心放在战事上,所以请胤禩帮手,也是有必要的。不过他并不信任胤禩,所以四位总理大臣中,还有深得雍正信任的胤祥、隆科多、马齐,目的就是为了制衡胤禩。

除此之外,雍正也不忘时时打压胤禩,令他没有翻身之地,借此让他放弃反抗,老老实实向雍正称臣。但胤禩也知道,无论他把事情做得有多好,雍正还是不会放心自己,皇室之中的手足情,就是如此不堪一击。

三、给胤禩机会

不管怎么说,胤禩都是雍正的弟弟,雍正也不想把事情做得那么绝。我认为雍正从内心里,还是想给胤禩一个机会。他一面重用胤禩,却又一面打击他,是想浇灭他的气焰,希望他能归顺自己。

只不过雍正越是这样,胤禩心里越是记恨,加上胤禟对雍正也极不服气,兄弟俩更是不谋而合。雍正四年,皇帝终于忍无可忍,将胤禩囚禁于宗人府。之后,又将胤禩改名为“阿其那”,历数胤禩四十条罪状。同年九月,胤禩于狱中去世,有说法认为,他是被雍正毒死的。

其实在我看来,雍正是清朝皇帝中,功绩十分显著的一位,丝毫不输父亲康熙、儿子乾隆两位皇帝。不过他对兄弟的手段,确实残忍了一些,让人不寒而栗。但是转念一想,当时那个年代和背景,换做是任何人,恐怕也不会比雍正仁慈多少。

都说雍正手段残忍,可胤禩等人的结局,何尝又不是与自己有关呢。看看怡亲王胤祥,他并非雍正的同母弟弟,却得到了雍正最高的信任,因此凡事都有两面,换一个角度来看,又是另一番光景。

(参考文献《清史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