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接着说《知否》原著,看到长柏中举,盛纮也很高兴,但他生性谨慎,并没有大肆铺张,只是低调的在家里宴请了知府、通判等同僚,只摆了两三桌庆祝。长柏也很争气,后来参加翰林院考试,考中了庶吉士,这个庶吉士更不简单,可不是所有的进士都能考上的。

电视剧《知否》中,盛纮以书香传家。他的父亲曾经中过探花,风光一时,所以才能娶回勇毅侯的独女。盛纮也在科考的道路上,一路过关斩将,杀出重围。最后不负盛老太太的期望,考中了两榜进士。


盛家有参加科举的传统,所以盛纮根正苗红,深谙科举之道。盛家的儿孙们,几乎都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中胜出,个个都有功名傍身。原著中盛家的儿孙,大多都是进士出身,造就了盛家百年望族、屹立不倒的神话。

原著里,盛长柏和齐衡在一个学堂里读书,一起参加乡试。乡试两个人都同时中举,不过长柏名次要比齐衡好很多,长柏考中了十几名,齐衡约莫百名左右。

可能有的观众会说,看古代的话本小说,里面的读书人似乎轻轻松松的就能考上个状元,然后遇到一个漂亮的闺阁小姐,正好在抛绣球招亲,最后婚姻、名利全收。这些只是小说家的演绎,幻想的成分居多,实际参加科考犹如脱了一层皮。


接着说《知否》原著,看到长柏中举,盛纮也很高兴,但他生性谨慎,并没有大肆铺张,只是低调的在家里宴请了知府、通判等同僚,只摆了两三桌庆祝。而齐衡家高兴坏了,宋代重文轻武,尽管齐家,位高权重,但毕竟是靠世袭,并不算光彩,所以齐衡中举相当于光耀了门楣。

齐家大肆炫耀,摆了半个城市的流水宴,门口放的鞭炮就花费了好几百两银子。为了显示慈善,还扛了几箩筐白面馒头施舍于穷人。

平宁郡主一时也得意地忘了形,给长柏的母亲王氏显摆,意思是齐衡能和长柏一起读书,是长柏的福气,连带的盛家也有了体面。盛纮长袖善舞,不卑不亢,巧妙地把这个话题遮掩了过去。


很快平宁郡主就打了脸, 长柏和齐衡一起参加“春闱”,长柏考中了进士,位列二甲第五名。长柏的母亲王氏大喜过望,立刻就想着放鞭炮、摆宴席,大肆庆祝一番。被盛纮连忙制止了,因为齐衡榜了。

齐衡的父亲齐大人,知道像长柏这样一次能够考中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还需要好几次才能考中。小编中学课本里学的《范进中举》,里面的范进考到老了,才中了一个举人。即便这样,就已经高兴疯了。

后来齐大人请教了主考官才知道,中了举之后,要踏踏实实的在家闭门读书,齐家太过高兴和招摇,又从登州回京城过年,来回折腾。导致齐衡考试前大半个月临时抱佛脚,所以才没有考过。


这时齐大人才拍着大腿后悔不已,难怪盛府过年冷冷清清,长柏中了举也没有大肆庆祝。不由地对盛纮刮目相看:到底是科班出身,就是办事老到,就是有经验!

长柏也很争气,后来参加翰林院考试,考中了庶吉士,这个庶吉士更不简单,可不是所有的进士都能考上的。看过电视剧的都知道,如兰的丈夫文炎敬也考上了进士,是二甲十三名,但是却没有考上庶吉士。


这个庶吉士怎么说呢?套用电视剧中那个孙秀才(就是囿阳老家盛淑兰的丈夫,常说有辱斯文的那个穷酸秀才)的母亲的话来说:庶吉士才是宰相根苗,至于孙秀才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宋朝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非进士不入翰林院,非翰林不入内阁。因此庶吉士又被称为‘储相’,也就是说,长柏将来有可能平步青云,直入内阁掌权。


盛纮也是这样为自己儿子打算的,在盛纮的一再盘算下,在朝廷波谲云诡,风云变幻的时候,盛纮果断的让儿子外放,保存实力,累积官声。长柏在官场“老油条”盛纮的指点下,最后果然当上了权势显赫、名重一时的宰辅,那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荣耀。

盛长柏最该感谢的就是自己的父亲,盛纮在前面铺路,为儿子谋算了最好的成长、晋升空间。儿子再好汉,也得有一个给力的老爹才能锦上添花!盛纮这个老爹为儿子指引前程,还是比较靠谱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