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惧留孙对上孔宣,哪怕他有先下手意识,提前祭出捆仙绳,也不会有半点作用,只会给人家送宝,而孔宣,虽然肉身还没摆脱五行的束缚,可却已经有了超出五行的手段,也无愧都将之成为圣人之下第一人,就是因为,有了五行神光,就等于一只脚已经踏进成圣,也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门槛。惧留孙没有准提的本事,他也使不出超出五行的手段,因此,五行之内的捆仙绳对付五行之内无物不刷的五色神光。

《歪歪侃封神》第576期

为什么要将惧留孙和孔宣拿来相提并论,孔宣,号称圣人之下第一,一手无物不刷的五色神光,几乎无人能敌,而惧留孙呢,他有个特点,在阐教十二金仙当中,先下手的意识很强。


土行孙

第一回出场破赵江的地烈阵,别人出场,怎么着也得到阵里走走,可他到好,阵外直接就祭了绳,闹得赵江多少本事不得施展,那是干生气没脾气,只能乖乖的当人家俘虏。

第二回出场,对付自己的小弟子土行孙,师父对付弟子,怎么着也得光明正大些吧,可他偏不,将法身隐藏云端,只派姜子牙出阵诱敌,待土行孙向姜子牙出手,罪证确凿之后,方才云中出手,暗暗收了土行孙五根捆仙绳,然后一指地面,使出指地为钢的手段,让土行孙的地行术失去作用,就这么溜溜揪了土行孙的脑瓜皮,将他扔到西岐阵营去了。

对土行孙,这是他出手最慢的一次,大约只是想看看弟子是否如传说中的那么嚣张,之后对敌,就没再这么客气过了。

惧留孙

最经典的一次,对阵蓬莱岛一气仙余元,余元一身的本事,单到土行孙面前施展不出来,为嘛?人家不跟你见面,但凡见面,没半句废话,一绳子就丢过来,结果呢,亏得通天教主还给余元赐了一把穿心锁,圣人赐下的宝贝,那得有多么厉害。

但惧留孙就是不给他机会,话说余元也是一根筋儿,在此之前就吃了一会亏,被人装入铁柜投入北海,好容易逃生,有了第二次机会,他怎么就不能聪明一点,对上同样的敌人,同样的手段,居然连吃两回亏,有人说,聪明人不在同一个地方栽倒两次。

余元就不,你能拿他有什么办法,只能由着惧留孙继续嚣张下去了。

道法高强,法宝玄奇,还有十分强烈的先下手意识,于是,惧留孙便也可以在圣人之下占个名次,跟孔宣比较一下长短。

封神里,他俩是没打过,但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作战习惯来一次推演,于是呢,两人就碰上了,孔宣的五色神光是很厉害,但他的习惯是,从来不肯先把这玩意撒出去,从来不肯跨纬度作战,通常情况,你武打我也武打,实在不行,才可以使出手段。

余元

这样一来,在先下手方面就会输给惧留孙,又因他有偌大的名气,最起码比余元名气大,所以,惧留孙一定不会给他机会,会一见面就丢出王炸,祭出捆仙绳,可了不得,但见那绳,泛万道金光,如游龙一般,直向孔宣蜿蜒而去,所到之处,形成自己的法则,使所有空间都被禁锢,让捆成为法则之内的唯一选项。

一句话,在捆仙绳的范围之内,孔宣无处可逃,只有乖乖受缚一路可走,然而,他真的就能被捆仙绳拿住吗?

捆仙绳是什么?

惧留孙的镇洞之宝,惧留孙什么人?修炼数千年,还三尸未斩,五气未吞的人间炼气士,既然是人间炼气士,那就依然没有跳出三界外,还在五行中,话说他都还在五行中,那捆仙绳,惧留孙的法宝,自然也是五行之物。


孔宣

如果非五行之物,一种高纬度的法宝,比如三维空间的人永远不懂四维空间的妙处,这种东西,惧留孙是绝对见不着摸不到因此也没能力使用的。

如此说来,捆仙绳既然还在五行之中,那对上孔宣,就会有点麻烦,为什么?因为孔宣的五色神光,是他的本命神通,可以心随意动,而且还号称五行之内无物不刷,五行

之物

无物不刷有什么了不起?

后来准提对上孔宣,也得被人家以五色神光刷去肉身,万般无奈之下,神光之内现出本相,跳出三界外,不再五行中的无惧无碍的本相,才破了孔宣的法术,将之收服。

惧留孙没有准提的本事,他也使不出超出五行的手段,因此,五行之内的捆仙绳对付五行之内无物不刷的五色神光。

低纬度的人与高纬度的人作战,下场是不言而喻的,孔宣一见情况不对,五色神光自然就随机触发,有这牛气本事,捆仙绳还捆什么仙,只能像哪吒的乾坤圈、金吒的遁龙桩、木吒的吴钩剑、李靖的黄金宝塔,韦护的降魔杵等宝贝一样,轻飘飘落到神光之中,成了孔宣的宝贝。


准提

所以,惧留孙对上孔宣,哪怕他有先下手意识,提前祭出捆仙绳,也不会有半点作用,只会给人家送宝,而孔宣,虽然肉身还没摆脱五行的束缚,可却已经有了超出五行的手段,也无愧都将之成为圣人之下第一人,就是因为,有了五行神光,就等于一只脚已经踏进成圣,也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门槛。

这样的狠人,可惜运气不好,因为逆天行事,过早地遇上了高纬度下来的准提,从而丧失了进阶的可能,乖乖的听人安排,到西方去了。

而惧留孙呢,之所以安然无恙的度过封神大劫,还不是因为见机早,识时务,即便有捆仙绳也没有随便拿出去四处卖弄,而是在可出手以及有必胜的把握之后才出手。

由此可知,人,任何时候都要抛去不相干的狂妄,认清自己到底几斤几两,古语有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大约就是这个道理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