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猶他爵士隊網站,久未露面的老帥佔據了幾乎整個屏幕。那張熟悉的側臉鼻樑依舊高挺,頭髮花白,整個人的模樣似乎比記憶中的形象還要年輕。只是右下角的數字“1942-2020”以及碩大的“Rest easy,coach.(安息吧,教練)”字樣在提醒你,這次“重逢”是爲了道別。


那個一生鐵血的“硬鼻子”老頭收起了他的火爆脾氣,不再堅持,不再抗爭,跟着不停流逝的歲月,一起離開了。

“傑裏-斯隆將永遠是猶他爵士隊的代名詞,他將永遠是猶他爵士的一員,我們將和他的家人、朋友和球迷一起哀悼他的離世。我們爲他在猶他州取得的成就以及他爲我們帶來的數十年的奉獻、忠誠和堅毅表示深深的感謝。”

正如爵士隊在聲明中提到的,如果要爲這支生於美國南海灣的“新月城”,卻長於西北鹽湖城的球隊尋求一位代表,那不會是46年隊史中的任何一位球員,而是這位曾經駐守科羅拉多高原23載的老帥,無可辯駁。


斯隆的1223場勝利掛在了爵士主場穹頂 。

這不僅僅在於他掌印爵士隊23年,一度創下北美四大聯盟連續執教同一球隊的紀錄,在這期間,聯盟中其餘球隊一共245次更換教練;不僅僅在於他執教期間,在爵士隊指導過133名球員共取得了1223場勝利,這一數字也被視作斯隆的號碼,和其餘5個退役球衣相伴,作爲榮耀被懸掛在爵士主場的穹頂。

這也不僅僅在於他是聯盟歷史上第一位帶領同一支球隊取得1000場勝利的教頭,不在於他2009年以現役教練身份入選籃球名人堂,甚至不在於他獲得了被譽爲“教練終身成就獎”的查克-戴利獎……

傑裏-斯隆之於爵士的意義,在於他用23年的時間,刻畫出獨屬於猶他爵士的風骨。

公牛時期的斯隆防守強悍。

23年間,斯隆用他的鐵血澆築球隊。球員時期,斯隆就是個強硬不屈的狠角色。他的四號球衣更是芝加哥公牛隊退役的第一件球衣。

從1978年掛帥開始,他就把這股鐵血帶到了鹽湖城,從此科羅拉多高原找到了自己的底色。從馬龍、斯托克頓、奧斯特塔格到德隆-威廉姆斯、布澤爾、基裏連科、奧庫,抑或是他執教生涯末期提拔起的布魯爾、馬修斯,都是強悍兇狠之輩。

而爵士隊的對手,從喬丹的公牛,到姚明、麥迪的火箭、再到科比的湖人,小球市、星味並不濃重的爵士從未退讓。

人們至今仍會記得與“籃球之神”相向而立的那支球隊以及身上的雪山圖案,記得基裏連科、布魯爾、馬修斯們被科比輪番摧毀又再度站起。而那幾年奧庫、布澤爾的強悍如一把囚龍鎖,屢屢讓姚明和他的球隊無可奈何,成爲不少中國球迷的意難平。

爵士隊的兇悍防守。

鐵帥斯隆和他的鐵軍從未拿到過最後的冠軍,從未以勝利者的姿態結束一個賽季。然而真正的英雄需要偉大的對手,雖然斯隆和他的球隊從未成爲笑到最後的英雄,但對於他和他的球隊,人們從未喪失尊敬,猶他爵士也早已烙上了鐵血強悍的標籤。而這標籤,幾乎可以說是完全出於斯隆一人之手。

然而鐵帥離去之所以令人如此感慨,更在於鐵血堅毅如斯隆,也總是無法抵禦時代的洪流和歲月的侵蝕。

1997和1998,斯托克頓與馬龍生涯巔峯,斯隆率領着爵士連續兩年殺入總決賽,卻兩度飲恨奧布萊恩杯旁,因爲那是屬於喬丹的時代。籃球之神讓猶他人連續成爲歷史經典的背景,喬丹那晃開拉塞爾投中“The last shot”後的片刻停頓,定格的是老帥迅速做出暫停手勢後低頭返回替補席的悲愴。

喬丹的“最後一投”讓爵士成爲背景。

斯隆、馬龍和斯托克頓攜手的十年攀登,最終成爲一個傳奇時代最有力也最殘酷的註腳。斯隆敗給了他曾經最愛的球隊,命運弄人。

到了2010年,從鐵血年代走過的斯隆依舊秉承着“我不需要他喜歡我,我只需要他認真爲我打球”的古典主義,嚴苛地對待基裏連科、德隆這樣的新一代核心。但聯盟早已不似從前那般。在堅守23年後,斯隆含淚辭職。

“我的時間到了,是時候離開了。”斯隆滿含熱淚的宣佈。


斯隆含淚宣佈辭職。

21世紀的聯盟是一個娛樂的時代,斯隆的鐵血和強悍或許依然有效,但有時已不再被接受。宣佈離開時,對於他和球隊核心球員的爭執他隻字未提。他做的一切,都只是爲了讓球隊變好,一如既往。

“你們的能量條都是滿滿的,我和你們已經不是同一個水平,已經在走下坡路,所以我熬不下去了。”就好像他並沒有做錯什麼,只是時代已容不下他這般理想主義了。

辭職後的斯隆依舊以顧問和球探的身份與爵士隊維持着關係——誰都知道他的不捨。但2016年,也就是他獲得查克-戴利獎那年,他宣佈自己患上了帕金森症和路易體癡呆症。

隨後的一次採訪,他用已經不太清晰的發音表示:“我最不喜歡的是我的手一直抖,慢慢忘掉一些一直深愛的事情。”


斯隆重返爵士隊主場面容憔悴。

奈何,出現在鏡頭中的斯隆一次比一次消瘦憔悴。他是不折不扣的勇士,但擋不住歲月和時代。

編輯:韓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