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中有策,聊聊看看巧融合。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復課期間的學生的水平差異,正好可以給老師們提供“分層教學”的最佳實踐場,也可以成爲檢驗前期線上教學質量的檢測儀,立足學情,調整教學策略。

非常時期的在線學習,由於居家學習環境的影響,同學們對知識的接受程度參差不齊,學習效果出現一定差距,這無疑給復課後的教學帶來了一定挑戰,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才能讓新學期的教學不留遺憾,行穩致遠?

我們特別邀請顧盛棟老師給大家帶來經驗分享:

教亦多術矣,運用在乎人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徹底打亂了這一學期的教學進度,“神獸”回籠的同時也給學校帶來了新的難題,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最大限度地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呢?

心中有策,聊聊看看巧融合

1.聊聊

線上教學的效果因各種原因對不同的學生定是“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作爲任課教師,要儘快對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除了知識點的摸底,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線上學習習慣的摸底,對“不進反退”的學生要重點關注。教師要善於當“傾聽者”,班級討論與個別訪談並進,在與學生的“聊聊”中,確定班級學情的起點。

2.看看

居家學習期間,教師們一定佈置了相應的學習任務。對於記憶類的知識反饋較容易獲得,但對於能力型的知識反饋需要一個過程的觀察。線上學習不管以何形式進行固化,對於完成不理想的學生,都不建議“秋後算賬”“從頭再來”,而是把關注點放到其復課後的學習狀態。

3.融合

面對新的學情,教師必定要進行教學上的創新。要多以實踐性的訓練去代替理論性的講解。制訂“補學計劃”,以學習小組的形式,讓學生取長補短,進一步減少知識掌握上的“參差不齊”。

眼中有生,笑笑等等多體諒

1.笑笑

復課對於老師是挑戰,對於學生更是。作爲教師,我們不能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更要關注學生的心理。要多給予學生信心,做一個“微笑者”,多給予一個燦爛的微笑、一個肯定的眼神。

2.等等

對於學習上落後的學生,面對按下“快進鍵”的學期,教師更要做一個“等待者”。各科老師要多溝通,合理進行教學作業的安排,防止“報復性教學”現象的出現。

3.體諒

是的,這是一場學校的“戰鬥”,是一場教師的“戰鬥”,更是一場“學生”與自己的“戰鬥”。既是“戰鬥”,就更需多“體諒”。只有體諒學生,學生才能更有鬥志,只有體諒教師,教師才能更好教學。家校多體諒,才能成合力。

最後,筆者想用葉聖陶先生的四句話做總結: “教亦多術矣,運用在乎人,孰善孰寡效,貴能驗諸身。”

其實,在日常教學中,由於學生的基礎和接受程度不同,也會出現水平參差不齊的狀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合理展開教學,是對教師教學能力和班級管理能力的永恆考驗。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復課期間的學生的水平差異,正好可以給老師們提供“分層教學”的最佳實踐場,也可以成爲檢驗前期線上教學質量的檢測儀,立足學情,調整教學策略;面向全體,關愛每位學生;溝通家長,督促到位……相信在老師們的努力下,同學們一定能儘快“狀態回來”!

轉自 / 人民教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