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後明朝官軍捉到一名朝鮮海盜,供出若干同黨,明太祖責令朝鮮捉拿,並責令朝鮮將招誘女真人的官吏一併送來明朝查辦,還要求李成桂長男或次男親自解來,朝鮮太祖李成桂不得不派第五子李芳遠赴京。然而由於明朝已經將鴨綠江和圖們江以南地區劃給了朝鮮,使得朝鮮可以大肆在這一帶進行擴張。

大家好,我們的豫西八大碗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明朝建立之初,在東北地區的統治尚未穩固,高麗爲了拓展疆域,極力拉攏“暗誘”女真人民。
當時大權在握的李成桂就獻議招諭東女真,致使斡朵裏、兀良哈部落渡江歸附,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月,斡朵裏、兀良哈等部落女真頭目來朝,高麗授以他們萬戶、千戶、百戶等官職。
明太祖對此十分震怒,擬旨嚴厲斥責朝鮮,勒令將所誘女真人民送回,並威脅將要發兵三韓。在這種壓力下,朝鮮雖不情願,然“帝以兵甲衆多,政刑嚴峻,遂有天下”,並且“協我以動兵”,朝鮮不得不於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八月送回兩批女真人口。
隨後明朝官軍捉到一名朝鮮海盜,供出若干同黨,明太祖責令朝鮮捉拿,並責令朝鮮將招誘女真人的官吏一併送來明朝查辦,還要求李成桂長男或次男親自解來,朝鮮太祖李成桂不得不派第五子李芳遠赴京。
關於明朝東北的邊界問題,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即令遼東都司派遣承差李思敬等到鴨綠江張榜:
戶部承聖旨,鐵嶺逝北、迕東、逝西。元屬開原所管軍人、漢人、女真、達這、高麗仍屬遼東。
明朝要恢復元朝時與高麗的邊界,從朝鮮半島上的鐵嶺,今咸鏡南道南端劃界,準備建立鐵嶺衛。這種劃界要求遭到了高麗的反對,當時的高麗打算先發制人.因此主動向遼東發起進攻。
大臣李成桂等認爲戰爭有四不可,實行兵諫,逼迫辛偶王退位,避免了這場戰爭。然而在高麗的強烈反對下,明朝不再堅持原來的邊界要求,將鐵嶺衛置在了遼東境內。
朝鮮建立以後,繼續向北擴張領土,招諭女真人等。企圖控制鴨綠江、圖們江一代的女真人民。鑑於這種情況,明成祖即位後,即於永樂二年(1404年),諭朝鮮招諭三散、禿魯兀等十一處人民。
敕雲:敕諭三散、禿魯兀等處女真地面官民人等知道:今朕即大位,天下太平,四海內外,皆同一家。恐爾等不知,不相統屬,強凌弱,衆暴寡,何有寧息之時。令聽朕畝,給與印信,自相統屬,打圍放牧。
各安生業,經商買賣,從便往來,共享太平之福。今招諭三散、禿魯兀等一十一處:溪關萬戶寧馬哈、三散千戶李亦裏不花、禿魯兀千戶佟三哈、佟阿蘆、洪肯千戶王兀難、哈蘭千戶朱蹯失馬、大伸千戶高難都、夫失裏千戶金火失貼木、海童千戶董貴洞、阿沙幹戶朱引忽、幹含千戶劉薛列、阿都歌千戶崔咬納、崔完者。
朝鮮不願歸還11處人民,太宗立即命令領春秋館事河侖,知春秋館事權近打開史庫,考查前朝實錄。
朝鮮報據前朝窖宗實錄,詳擬奏本,仔細論證鐵嶺之地明太祖已於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默許歸屬朝鮮。
三敬等處女真人民來居本國地面,年代已久。累經胡人納哈出等兵及倭寇侵掠,凋瘁殆盡,其遺種存者無幾。且與本國人民交相婚嫁,生長子孫,以供賦稅。??乞令本國管轄如舊,一國幸甚。
爲了進一步證明奏本所述內容。太宗又令陪臣藝文館提舉金瞻攜帶地形圖本一起赴京。而永樂帝在沒有仔細參照遼金版圖的情況下,輕信了朝鮮國的說法,於是發佈詔令“朝鮮之地,亦聯度內,聯何爭焉,今準其請”。
至此,明朝和朝鮮在邊界問題上基本達成一致,而實際上不僅公峻鎮以南至鐵嶺屬朝鮮所有。公峻鎮以北至鴨綠江、圖們江一帶的地區都被朝鮮所控制。此後,明朝開始大規模向東北進軍,加強了對東北的控制。
1409年,奴兒干都司設置,整個黑龍江流域納入了明朝的版圖。然而由於明朝已經將鴨綠江和圖們江以南地區劃給了朝鮮,使得朝鮮可以大肆在這一帶進行擴張。
1416年~1449年,朝鮮在對這裏的女真族恩威並施,最終在鴨綠江南設置了“西北四郡”,在圖們江南岸地區設置“東北六鎮”。從此之後,中國和朝鮮的邊界就維持在了鴨綠江和圖們江一線。朝鮮在疆域擴展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大局大曆。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