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章:1878年12月30日,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市榮縣雙石橋蔡家堰。自小忠厚篤誠,堅韌沉毅,喜讀史書,學識淵博,有“金玉文章”之譽,1903年東渡日本求學,1906年參加同盟會,1911年4月參加黃花崗起義,起義失敗後回到四川參加保路運動,後到法國,在法組建華法教育會,爲國培養人才,1917年在北京創辦留法儉學預備學校,選送留法學生近兩千餘人,這其中就包括周恩來、鄧小平、王若飛、陳毅、聶榮臻、趙世炎、蔡和森、張申府等人,1925年在北京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任南充高中首任校長,後奉黨之命從事統戰工作並參加北伐,參加南昌起義失敗後,任革命委員會委員兼祕書長,大革命失敗後,遵黨指示赴蘇聯,在蘇聯東方大學等校學習、任教,病出席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世界和平會議。1938年回國參加民族抗戰,被選爲第一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出任延安憲政促進會會長、魯迅藝術學院院長、延安大學校長、邊區政府文化委員會主任,以花甲之齡爲國培養各類人才,被尊爲“延安五老”之一。建國後,吳玉章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兼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院長,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常委、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中國教育工會主席等職。1966年12月12日病逝於北京。
在我黨的歷史上,曾有六位德高望重的革命老人被不同時期稱爲“五老”,他們不僅因爲年齡較大,而且資歷較深,因此深受黨內外人士的尊敬,在中央蘇區時,何叔衡、徐特立、謝覺哉、林伯渠、董必武5人被譽爲“蘇區五老”,1934年10月,除何叔衡留在蘇區繼續堅持戰鬥外,其他“四老”則隨中央紅軍踏上了漫漫的征程,後來留在蘇區的何叔衡英勇犧牲,“蘇區五老”也就變成了“四老”,1938年4月,革命老人吳玉章從蘇聯回國,回到延安,於是原有的“蘇區四老”再加上吳玉章又一起被稱爲“延安五老”。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