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记》是一个很特别的节目,第一期播出时我们将其定义为“加长版vlog”,从综艺角度来看可能并不算特别吸引人。然而周杰伦成名于综艺还未盛行的时代,观众了解其人都要靠他的音乐,那么如今有了以周杰伦为核心的节目,观众自然按耐不住好奇心,想要从另外一个维度了解周杰伦。

如今这档节目已经播出九期,刚开播时我们所期待的制作方面的改变并没有发生,节目仍然保持着相对松散平淡的叙事风格,逻辑性也不算太强。

为此我们带着对这档节目制作层面的疑问,采访到了《周游记》制片人Apon,与他探讨了这档节目的制作理念。采访过后再重看《周游记》,确实有了些新的认知。

“打破第四面墙”,抛开设定追求真实

对于制片人Apon来说,《周游记》是一次跳出舒适圈的制作尝试:“我知道节目怎么做会好看,会有趣,其实全部流程都提前规划好的节目做起来一定会顺畅很多,但是我想做一些更有难度的尝试。”

在他的构想中,《周游记》应该是一档尽量真实、不受任何规则限制的节目。

“我想要打破第四面墙,抛开所有设定。”

第四面墙通常指观众和演员之间,现实和虚拟之间的界限。举个例子,传统真人秀,尤其是户外真人秀的制作通常有数量庞大的机位,比如《奔跑吧》节目中经常会出现工作人员聚集的画面,艺人也经常会和摄像机互动。

“但只要有大量摄像机架在那里,嘉宾就会开始有表演成分,我还是更希望展现艺人真实的一面。”Apon说。

为了保证最大程度的真实,《周游记》几乎整个团队都是和周杰伦合作过多年的工作人员,比如摄像人员是周杰伦演唱会的摄像。当整个团队都是周杰伦的熟人时,周杰伦的状态也会相对放松。

同时《周游记》的拍摄会尽量保证摄影团队保持对拍摄内容的未知,这意味着整个团队在拍摄中都保持着观众心态,可以拥有观众一般的兴奋感、好奇感和紧张感。这样的拍摄方式也是因为Apon认为提前敲定拍摄地点、安排好拍摄流程会影响到他对真实性的追求。

因此整个摄像团队除了个别期数有机会提前架设隐藏摄像机,多数情况下摄像团队几乎是没有机会提前选好机位的,拍摄上难度系数很高。同时节目中有不算少的魔术环节需要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所以在《周游记》中会出现摄像机入镜的穿帮镜头。

但Apon并没有刻意回避这些穿帮镜头,他更在意的是艺人看向镜头的画面。他表示艺人有时候难免会视线扫到镜头,那么后期剪辑的时候他会把这些画面替换成艺人与摄像机无沟通的画面,因为一旦艺人和摄像机有了沟通,那么观众就容易出戏。

《周游记》的拍摄逻辑和一般综艺十分不同,通常情况下户外真人秀并不忌讳摄像机的存在,观众也越来越能接受“拍摄现场有大量摄像机以及Follow PD”的事实,甚至一些知名摄像师在观众心里也是有姓名的。

比如《Running Man》中刘在石御用摄像权烈在节目中与刘在石的互动相当多,甚至有时候Running Man成员想要找到刘在石的时候就会跟着权烈跑。某种程度上摄像团队也已经成为了节目内容的一部分。

而《周游记》则更倾向于让摄像机成为观众的眼睛,无限弱化摄像机的存在感——摄像团队与周杰伦相熟,弱化了艺人视角中摄像机的存在感;摄像团队以观众心态进行拍摄,同时不与艺人产生互动,则弱化了观众视角中摄像机的存在感。

如果仅仅探讨《周游记》在打破第四面墙方面的尝试,那么这档节目其实是成功了的,艺人的状态确实十分放松,观众在观看这档节目的时候也会有一种跟随周杰伦的实感。

无规则、无脚本是为真实感服务的

除了对摄像团队的把控,“无规则,无脚本”的设定也让 《周游记》进一步接近Apon所期望的真实感。

采访中我提到,周杰伦并没有丰富的户外真人秀制作经验,如果无规则、无剧本的话,那么周杰伦作为节目的主要嘉宾是需要把控流程的,这对经验不够老道的综艺新人来说并不是易事。另一方面综艺在没有规则和剧本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不知所云的情况,即使没有规则和剧本,那么也需要一个最终的目标来引导节目的走向。

Apon表示虽然了解这些综艺的制作逻辑,但仍然选择跳出舒适圈,不用这些框架约束《周游记》的制作。他表示:“我们不愿意说《周游记》是一档综艺或真人秀,我们称《周游记》为‘实境秀’,因为他是最大程度保证真实的。”

目前《周游记》确实更像周杰伦的生活Vlog,没有整体的叙事逻辑,单期节目的剪辑转场也相对随意。每一期节目的主题也是没有关联的。谈及这个问题的时候,Apon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如果你和朋友去旅行,去的每一个地方都要有逻辑上的关联吗?”

同时Apon也不认为无规则无脚本的综艺一定需要综艺咖。他表示,确实有一个综艺咖把控流程的话节目会很顺畅,但艺能感的输出不符合他对真实的定义。简而言之,艺能感的展现仍然有演绎的成分,Apon更倾向于展现真实的周杰伦,而非为节目看点服务的周杰伦。

“周杰伦不需要成为一个综艺咖,他不需要变成一个八面玲珑的主持人,他就是那个单纯可爱的周杰伦。”

之后我发现我预设好的采访问题都是在以传统综艺的制作逻辑来审视《周游记》,比如我认为《周游记》营造了一种周杰伦被众星捧月的状态,因为固定嘉宾们与周杰伦的人气并不对等。但事实上固定嘉宾杜国璋、陈冠霖、蔡威泽也是周杰伦日常生活中的“固定嘉宾”,只不过综艺节目中,我们更倾向于用人气来衡量固定嘉宾的地位。

可以说《周游记》中观众能看到的,几乎就是最真实的周杰伦——从嘉宾配置到个人状态。比如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质疑过,周杰伦与好友观看F1方程式赛车其实是因为工作原因,失去了旅行原本的意义。但真正的情况是,周杰伦一直以来行程都很忙,他的旅行方式大多都是边工作边旅游。

包括看起来有些随意的场景转换,其实也基本上是按照正常时间线来剪辑。

节目提出的“生活+魔术+旅游+交朋友”看似是多种元素没有任何侧重的杂糅,其实总结起来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就是分享周杰伦的快乐和他生活中的美好。

跳出刻版化的综艺制作标准后,《周游记》的所谓“问题”就都可以被解释了。这档节目的制作逻辑并不是以看点为核心,而是以展现真实的艺人形象为核心。可以看得出《周游记》是一个十分尊重艺人的节目,也给予艺人极大的自由,这种自由保证了周杰伦在录制过程中尽量保证和日常状态一致。

艺人自由度、节目组意志、观众需求的平衡

目前来看,即使遵循最大程度保证真实感的制作理念,《周游记》仍然有一个小问题——这档节目的制作没能充分地考虑观众心理。

比如周杰伦十分喜爱魔术,所以每一期节目都会有魔术环节,但在无规则、无脚本的情况下,如果观众不够了解周杰伦的话,可能并不太能清楚魔术这一环节存在的意义。

以观众视角来看,在《周游记》中只能看到周杰伦喜欢魔术,但周杰伦为何喜欢魔术?这可能是观众更想了解的事。

艺人自由度、节目组意志、观众喜好向来是综艺制作中的三角关系,务必要平衡三者的关系,后期呈现效果才能达到最好,这也是每个节目都在探讨的课题。

然而不可否认的,《周游记》在寻找真实感和可看性二者之间的平衡,这其实是对所谓综艺制作的既定规则发起了挑战,也扩展了综艺制作可能性的边界。

周杰伦对于青年一代的影响力是极大的,这几年的周杰伦也越来越和大众印象中的那个总是很寡言又很害羞的少年形象不太一样,他开始愿意表达自己,也愿意和公众分享生活了。这对周杰伦以及他的乐迷来说可能是极其艰难且有意义的一步。

但综艺蓬勃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艺人参与到综艺制作中来,也越来越懂得展现综艺所需要的幽默感。相比之下周杰伦的快乐和轻松就有些平淡了。所以如此看来《周游记》还是很勇敢的,试图向观众展现最真实的周杰伦,而非蒙上综艺滤镜的周杰伦。

综艺是否一定要有最终目标?是否一定要有规则?是否一定要有梗?艺人是否一定要有综艺感?这些问题其实都十分有讨论的空间,《周游记》打破常规的制作方式为这些课题的探讨开了个头。更何况“分享美好,分享快乐”这样简单的综艺制作愿景,本身就已经很单纯且真诚了。

文/胖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