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媽媽去衛生間,看到牆上也有綠色水彩,忍住沒有大吼,依然用第一個技巧。有人問:“我使用了這些技巧,孩子們就會一直聽我們的嗎。

如何說孩子纔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分享5)

嘿!您來着了!今天的故事妙趣橫生——

現在,我分享該書第二章“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的第二部分:建議、忠告和技巧使用實例

(一)描述

媽媽看到兩個兒子身上都是綠色的水彩,非常生氣。她強忍着,看了眼牆上貼的提醒,於是用了第一個技巧:描述你所看到的。

媽媽說:''我看見兩個小孩手上、臉上都是綠色的水彩。''兩個小傢伙互相看了一眼,跑洗手間去洗。

媽媽去衛生間,看到牆上也有綠色水彩,忍住沒有大吼,依然用第一個技巧。''我看到衛生間牆上也有綠色水彩。“大兒子聽了,立刻拿抹布去擦。

5分鐘後,大兒子叫媽媽去看。媽媽仍用描述技巧:”我看到有人把衛生間的牆擦乾淨了。“大兒子笑了。小兒子大聲說:”我要去清理水槽。“

哈哈,教育熊孩子,也能其樂融融!

上面這個故事裏,用到了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的哪個技巧?沒錯,描述。

使用描述,要客觀陳述所見,且不要用“你”做主語。如:你把洗手間牆上弄髒了。什麼感覺?

使用描述的語言,好處在於避免了互相指責和埋怨,讓每個人不注意力集中在“該做什麼”上。

加上“你”以後,讓人覺得被埋怨,容易產生牴觸情緒。當我們描述事件的時候(而不是談“你”做了什麼),孩子也容易聽出問題是什麼,該怎麼解決。

(二)提示

一天,麗安娜3歲的女兒傑西卡,騎着她的三輪車,在馬路上追她的哥哥。她哥哥8歲,騎着一輛兩輪車。“還好,路上沒有來往的車輛。”麗安娜倒吸了一口冷氣想。

傑西卡提醒女兒:“傑西卡,兩輪車可以在路上騎,三輪車只能在人行道上騎。”。傑西卡聽到母親的哭聲,下車,仔細地梳理和數了數車輪,然後把車開到人行道上繼續行駛。

5歲小男孩吉姆,是家裏唯一的孩子,被父母視若掌上明珠。一天,爸爸領吉姆去叔叔家玩。在叔叔家門外,幾個男孩子指着吉姆喊:“他是笨蛋!他是笨蛋!”

爸爸看到吉姆很難過,特別生氣,想去揍那幾個臭小子一頓。但他怕他們報復吉姆,忍住了怒火,走過去,和顏悅色地說:“罵人會傷害別人的感情。”

男孩們見吉姆爸爸平靜的樣子,愣住了,呆呆地不說話。吉姆爸爸走進他弟弟家,吉姆沒有進屋。也就5分鐘的樣子,爸爸看到吉姆和那些孩子玩到了一起。

上面兩個故事裏,用到了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的哪個技巧?沒錯,是提示。

提示技巧並不難掌握,難的是在後面去掉那些攻擊性的字眼。

例如,如果麗安娜說:“傑西卡……3輪車只能在便道上騎。跟你說過多少遍了?沒長腦子啊?”那麼,傑西卡還能那麼鎮定自若地數車輪嗎?

(三)用簡單的詞語表達

這個技巧好處多多:省時,省力(不費嗓子),替代了孩子們厭煩的強迫命令,還給孩子一個發揮他們主觀能動性的機會。

例如:你說“狗”,孩子馬上想:“狗怎麼了?哦忘給它餵食了,現在就去。

注意事項:不要用孩子的名字作爲簡單的詞語表達。因爲,那樣的話,幾次下來,孩子會把自己的名字和“拒絕”聯繫起來。

(四)說出你的感受

上張圖,感受精彩吧。

(五)寫便條

這個技巧很妙!

你可以幽默,可以發火,可以一本正經地偷偷壞笑,甚至你還可以無厘頭(這個故事略去。嘿嘿)。

親愛的比利:

從今天早上起,我就一直沒有出去過,讓我放鬆一下。

你的小狗  哈里

艾莉森:

我氣壞了!!!

我的新CD被拿走,上面都是劃痕,不能再聽了!

氣憤的爸爸

過了一會兒,父親收到女兒的回覆:

親愛的爸爸:

真對不起!我這週六給你買個新的。

艾莉森

請注意:

今晚講故事時間:晚上7:30,歡迎穿睡衣,刷過牙的小孩參加。

愛你們的爸爸媽媽

是不是有些會遺憾地說:“可惜,我寶寶還不識字。”

哈哈,甭擔心,你試試,更加妙不可言!

下面一段長長的話,是書中的原話。這些話,闡明瞭專家們的理念,說得太好了!

話中,有我們育兒的初心,我們的終極理想,還有我們璀璨的憧憬……

我不拍照,一個字一個字打下來,原汁原味,呈現給大家。讓親們也好好享受一番!

有人問:“我使用了這些技巧,孩子們就會一直聽我們的嗎?”

我們的回答是:我們希望不是這樣。孩子不是機器人。我們的目的不是用一套技能去操控孩子的行爲,好讓孩子言聽計從。

我們的目的在於培養孩子的進取心、主動性、責任心、幽默感以及體諒他人需求的能力。

我們想找到一種語言,培養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們的心靈不受傷害。

我們想建立一種情感的氛圍,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因爲他們關心自己,也關心我們。

我們想樹立一個榜樣,在相互尊重的平臺上與人溝通,無論是在童年、叛逆的青春期,還是長大成人以後都能受用。

謝謝閱讀!我會陸續分享該書的精華內容,把整本書的精髓呈現在您面前。致謝我的粉絲!感謝親們的支持!您呢,和我一樣,感恩吧!晚安!

曉微:、深圳市作協會員、小學高級教師,做“潤物細無聲”的工作,寫暖心的文字,過閃亮的日子。育兒路上我們共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