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不仅仅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秦始皇在位的时候还修建了长城、阿房宫,长城的名声比兵马俑还响亮。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

秦兵马俑中间的墙就是用来承重的,跟普通的墙没有多大区别;但要说起这堵墙的设计的过程,却非常有意思。
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
秦始皇是中国最牛的皇帝,没有人可以跟他比肩。
虽然说他曾经焚书坑儒,搞了点迷信,但瑕不掩瑜,他毕竟消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国。
所以历代统治者很少有人不崇拜秦始皇的,都对他顶礼膜拜,说他是千古一帝。
从统治者角度来说,秦始皇非常伟大,但从当时的百姓角度来讲,他不仅是个暴君,还是个荒淫无度的家伙。
众所周知,不仅仅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秦始皇在位的时候还修建了长城、阿房宫,长城的名声比兵马俑还响亮。
但长城上的每一块砖头都撒下了百姓的斑斑血泪,长城下填满了劳动人民累累白骨。
善于创造人间奇迹的,都是封建专制国家,台上的那位都是暴君独断者。
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就没有什么所谓的奇迹,真正人道的统治者会以人为本,不劳民伤财,搞这些面子工程。
不过既然有奇迹存在,那我们也不妨去骄傲一下,毕竟它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我们要说的秦兵马俑,它的总设计师是秦国的丞相李斯,大将章邯负责监工,修建兵马俑耗时长达39年之久,兵马俑是跟修建秦始皇陵墓同步进行的。
1974年,兵马俑开始发掘,得见天日。
1976年法国一个政要参观后竖起了大拇指,他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又出现了一个奇迹。
从兵马俑发掘之后,几乎每个外国政要来中国参观都要去看看。他们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看秦俑,不能说到中国。
1979年对外开放参观后,兵马俑每年都会迎来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大洲的游客,他们风尘仆仆赶到西安,为的就是一睹兵马俑的雄伟英姿。
可是不少朋友参观兵马俑的时候,在惊叹它的雄伟壮观的同时,脑子里都会不约而同产生一个疑问,在一排排千姿百态的兵马俑中间都有一堵堵宽厚的土墙。它们为什么立在中间,显得有点不伦不类,大煞风景。
修墙的初衷是为什么?
为什么要修建这堵墙,是怕兵马俑们吵架斗殴,把它们隔离开吗?还是怕它们受不了风寒,修墙遮挡?
这些墙是原先就存在,还是我们现代人发掘之后建造的?
假如这些墙原来就有,会不会藏着什么惊天的秘密,我们的考古工作者为什么不把它们挖开一看究竟呢?
考古学家告诉我们,这些墙是原先就存在的,里面有没有东西不能确定,可是这些墙千万不能动。
至于为什么不能动,要从兵马俑的结构说起。
兵马俑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它原先是一个巨大的房子,或者你说是个大宫殿也行。总之它是在室内的,不是露天的。
兵马俑是个大大的房子,上面还有遮蔽的盖子,盖子可能是木头等建材做的。
因为兵马俑面积太大,这些盖子不可能是一个整体,是一部分一部分组成在一起。
这样的话,中间必须要有承重的东西支撑,才会把顶子非常牢靠地连接在一起。
可是这些"屋顶"为什么不见了呢?因为时间久远,把木质房顶腐蚀了,风化了,所有的屋顶都变成了粉尘。
为了证明这一点,考古学家专门做了模拟实验,推断出当时修建的步骤:
修墙的过程是怎样的?
1、 根据兵马俑的规模,先在周围挖上5到6米深度的土坑,然后再用工具一边夯一边填土,一层层把它夯实。
2、 在兵马俑中间每隔一定距离修一道墙,一共修建11道墙,这些墙也要跟修建围墙的工序一样,挖坑,然后一层层夯实。
3、 在修墙之前在墙体下面铺上一层层砖块作为地基。
4、 土墙中间用有规律竖立起一根根木头,并把它们用横木相互连接在一起。
5、 横着用棚木搭建屋顶,用材料造型后进行全面加固,全部采取防水、防火、防潮材料。
6、 修建数条有角度的坡道,然后把兵马俑顺着坡道放入指定位置,然后封闭通道。
这时候兵马俑坑就变成了一个大地宫,一个规模大但却有点简陋的地宫。
到这个时候,大家都明白了吧,兵马俑中间的厚厚土墙就是承重墙,用以支撑"屋顶"的,里面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秘密和宝贝。
如果有的话,也是碎木屑子。
我们知道,现在这些土墙已经失去了承重的作用,不过即使这样土墙也不能动。
首先,土墙也是兵马俑的组成部分,也是非常珍贵的文物,跟我们农村家里的土墙不能相提并论。如果没有了它们,兵马俑整体布局就不完整,变得支离破碎。
其次,那一道道墙依旧起着美化兵马俑的作用。试想如果没有了这些墙,兵马俑就乱糟糟一片,看起来似乎也不太美观。
最后一点,那就是这一堵堵墙对兵马俑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保护作用,减缓了气流的流动速度,延长了兵马俑的寿命。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