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的寒窗苦讀,只爲一朝能夠進入名校,一躍成爲高等學府的學子。

這對每年中國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考生來說是人生轉折的時候,尤其是來自農村的學生。

農村的文化環境以及教育資源都無法與城市相比,從小几乎沒有機會參加一些文化活動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去見識世界的寬廣

,農村學生只能日復一日的將精力花在學習上,這是能夠''鯉魚躍龍門''跳脫農村進入到城市的最佳選擇。

湖北咸寧有一對雙胞胎學霸,就完美詮釋了''寒門出貴子''的說法。

兄弟二人大學畢業,讀碩士之際,一人放棄清華,一人拒絕了中科院的邀請,兩所頂級高校,爲何輕易拒絕?其中緣由何在?

寒門出貴子

''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對偏遠山區或者農村的孩子來說,依舊是至理名言,牢記在心裏。

周海周洋這對雙胞胎兄弟也不例外。

兄弟二人出生於湖北咸寧的一個村莊裏,父母皆是務工人員,沒有接受過太高的文化教育。但是父母懂得學習的重要性,從小除了照料兄弟二人的日常起居外,還會時常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兄弟二人的名字合起來就是''海洋'',父母在其名字中寄託了美好的希望。

希望他們長大後可以擁有如海洋般寬廣的胸懷以及海洋般深廣的學識。

從小學起,周海周洋就在一所學校上學,每次考試成績下來,兄弟二人都要比一比分數高低,

互相查漏補缺,指出對方的短板,然後相互鼓勵,繼續進步。

就這樣,二人每次在班級都名列前茅,學習上互相鼓勁,

生活上有什麼問題也是一起想辦法解決,從來不讓父母操心。

高三那年,臨近高考,每個學生的壓力都很大,兄弟二人也是如此,雖然學習成績好,但面對着堆積如山的試卷和複習資料,偶爾也會有情緒波動。

每當這個時候,兩個人都會暢談一番,當做放鬆也互相爲對方出謀劃策緩解情緒。

功夫不負有心人,付出了總會有回報的。歷經2016年的高考,

兄弟二人分別被武漢科技大學和湖北大學錄取,如願以償邁向了人生新的臺階。

徜徉在知識的海洋

從中學的高壓環境下步入大學自由寬鬆的氛圍中,許多學生都慢慢淡忘了曾經點燈苦讀、奮戰到天明的辛勤努力,

放低了對自我的要求,對待學業變得散漫不自律。

四年時光匆匆而過,畢業之際回首來路後悔不已。

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自始至終都心懷理想,仰望星空同時腳踏實地。周海周洋在大學期間就是如此。

大學期間,兄弟二人同在武漢,但由於不在一個學校,見面次數也寥寥可數。但是二人還是會像之前那樣互相鼓勵、共勉,在各自所學的專業上做到拔尖。

周海和周洋都把日常的重心放到了學習上,生活依舊是三點一線,圖書館、課堂與宿舍

。二人將課餘時間幾乎全部都在圖書館內,自習完善課堂所學知識或者查閱各種專業資料與書籍,

盡一切可能在掌握基本專業知識的同時,擴充自己的學識。

兄弟二人早在進大學之前就徹夜暢談過四年的生活,做好了各自的規劃。弟弟周洋在大一那年就開始做考研的準備,認認真真地練習考研數學真題。由於大一學年綜合成績名列靠前,課堂上對專業知識的瞭解和掌握又很牢固,很得老師們的喜愛。於是,大二起始,

周洋就得以進入老師帶領的科研團隊從事專業相關的研究。

以前是泡圖書館,現在是鑽實驗室,一鑽就是一整天甚至是通宵,

周洋在實驗室找到了未來的方向,他想從事科研工作,做一名研究人員。

作爲哥哥,周海看到弟弟如此優秀,也努力向弟弟看齊。宿舍裏的人整日把時間浪費在打遊戲上,幾近癡迷的狀態。

但周海從不與他們爲伍,對他而言,徜徉在圖書館的書海里是最美妙的事情,在知識的海洋裏,他感受到了無窮的樂趣。

在周海的不懈努力下,大三那年他終於進入了導師的研究生團隊中,成爲其中一員參與到計算機領域的研究工作中去。作爲本科生,周海的專業基礎肯定沒有師兄師姐深厚,但是他一向好學,能夠與這麼多優秀的人共處一室,共同探討問題,本就是提升自我的好機會。

周海廢寢忘食地做實驗、搞研究,自身能力也不斷提高。

大學四年,兄弟二人幾乎未花過家裏的錢,

憑藉着優秀的專業成績,兩個人每年都會拿到獎學金,這些錢足夠二人日常開銷所用。

平常難得一見,二人不是選擇喫喝玩樂,

而是在一起聊一聊近況,談一談科研,仍然像當年一般。

自己在學業上有什麼新的發現或者好的學習方法,都會毫無保留地告訴對方。對於對方人生的選擇,向來也是作爲建議提出自己的看法,絕不會干擾對方的決定。有此兄得此弟,一生難得。

爲母拒絕高等學府,共留武漢

四年期間,兄弟二人積累了深厚的專業知識,

哥哥周海在專業領域發表了8篇論文,弟弟周洋也在其專業範圍內發表了7篇論文。

正是因爲如此優秀的履歷,畢業之際,

二人分別收到了來自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的邀請,希望他們來讀碩士。

兩所頂級學府拋來了橄欖枝,這是多少學子夢寐以求的機遇,

但是思慮再三,二人都拒絕了。

原來二人考慮,父母已經年邁,母親又常年患病,是父親獨自在外打工支撐着家裏的一切開銷,很不容易。兄

弟倆想留在武漢,離家近一點,以後也方便照顧父母。最後,二人都被保送到華中科技大學直博就讀,一起留在了武漢。

同在一個學校,以後也方便互相照顧、共同探討學習,一同向科研領域的更深處前進。

二人一同走出農村,在自身的不懈努力下,走向了更寬廣的世界。

不僅學有所成,還牢記父母的養育之恩,在走向人生更美好的道路上,不忘父母這麼多年的辛苦操勞。

品格與學識都隨着閱歷增長,這纔是教育本身的成功典範。

尾聲

只要心懷理想,並且願意爲之付出一切努力,未來總有一盞燈是爲你而亮,總有一顆星是爲你而升。就像周海周洋兄弟二人一樣,憑藉着自己的不懈努力,一路披荊斬棘,未來可待可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