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是在1929年10月31日,红四军集结三个纵队,准备攻打梅县,梅县的地势非常复杂,易守难攻,但梅县必须拿下,三个纵队攻打梅县7个小时,仍旧没能打出一个缺口,梅县屹立不倒,为了快速解决战斗,罗荣桓和谭政也上了战场,谭政跟随第三纵队,罗荣桓在第九支队。城内的防御工事也十分坚固,敌军据守城中楼阁,用机枪扫射红军,用炸弹轰炸,没过多久,红四军就损失了数百人,若还拿不下梅县,敌军援军就要来了,到那时,红四军便身处绝境,遭到敌军前后夹击,朱老总没辙,只能下令撤退,还没撤完,敌援军就已兵临城下,第九支队负责殿后,第二纵队负责掩护,交替撤离。

在1955年授予军衔时,元帅中有政工体系的代表,大将中也有政工体系的代表,上将中也有政工体系的代表,也就是说,每一层几乎都有一个领域的代表人物,元帅中的代表就是罗荣桓,大将中的代表就是谭政,上将之中的代表就是甘泗淇,他们在政工体系做了多年工作。

罗荣桓可以说从参军到建国,一直都担任着政治部主任一职,在秋收起义的时候,罗荣桓就是连党代表,三湾改编后,部队进入井冈山,罗荣桓接连晋升,后来当了红一军团的政治部主任,在土地革命时期,罗荣桓有一次遇险经历,谭政冒死相救,救回了罗荣桓。


那是在1929年10月31日,红四军集结三个纵队,准备攻打梅县,梅县的地势非常复杂,易守难攻,但梅县必须拿下,三个纵队攻打梅县7个小时,仍旧没能打出一个缺口,梅县屹立不倒,为了快速解决战斗,罗荣桓和谭政也上了战场,谭政跟随第三纵队,罗荣桓在第九支队。


当时第九支队的队长是张宗逊,他率领支队攻打梅县中门,起初攻击不顺,罗荣桓来了之后,第九支队终于攻破了中门,张宗逊一声令下,第九支队灌入城内,外围其他纵队看到第九支队打开了缺口,立马从这个缺口蜂拥而入,和城内敌军展开了巷战。


城内的防御工事也十分坚固,敌军据守城中楼阁,用机枪扫射红军,用炸弹轰炸,没过多久,红四军就损失了数百人,若还拿不下梅县,敌军援军就要来了,到那时,红四军便身处绝境,遭到敌军前后夹击,朱老总没辙,只能下令撤退,还没撤完,敌援军就已兵临城下,第九支队负责殿后,第二纵队负责掩护,交替撤离。


在三纵的谭政正要撤退时,发现罗荣桓被敌人击中腰部,躺在血泊之中,顾不了许多,谭政冒着枪林弹雨,连忙跑过去扶起罗荣桓,将他搀扶到安全地区时,谭政已经满头大汗,罗荣桓对谭政的救命之恩非常感激,二十七年后,罗荣桓将总政主任的职务交给了谭政,因为谭政才德兼备,能当好这个主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