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何飛表示,接下來銀行系基金公司數量劇增可能性不大,因爲從籌備到審批再到通過時間成本不低,還需要搭建投研體系,商業銀行設立基金公司需要考慮投入、收益問題,像部分中小銀行競爭力並不強,創立基金公司效果也不明顯,那麼只有真正有需求的機構纔會着手創建。與此同時,何飛認爲,作爲A股機構投資者,除穩健外,銀行系資金入市的參與方式多元化是另一大看點,除銀行系基金公司和理財子公司外,銀行還可以和外資設立合資理財公司。

時隔四年之後,銀行系公募基金有望再度迎來擴容。

近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要積極創造條件暢通各類資金尤其是中長期資金入市渠道,繼續推進商業銀行發起設立基金管理公司。

業內人士認爲,銀行系資金入市將保持穩健的節奏。長期來看,公募基金行業的競爭趨向激烈,優勝劣汰加速。

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截至目前,市場上共有129家基金公司,銀行系基金公司共15家。其中,國有大行系基金公司、股份制銀行系基金公司、城商行系基金公司、外資銀行系基金公司分別有5家、4家、4家、2家。數量佔比雖不突出,但市場份額卻不可忽視。據中信證券統計,目前15家“銀行系”公募基金淨值(非貨幣)合計約1.9萬億元,佔全市場份額約23%。

從時間節點來看,2013年以前成立的主要是國有大行系、股份制銀行系基金公司,2013年後,城商行系基金公司開始湧現。同時,2013年是銀行發起基金子公司的高峯期,當年共有中加基金、興業基金、鑫元基金、上銀基金、永贏基金等5家成立。此後,僅在2016年,出現恒生前海1家銀行系基金公司。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何飛對中證君表示,2013年之後,整體監管環境趨嚴,強監管要求金融機構聚焦主業,銀行綜合化經營、設立多元化子公司會受到影響。目前,監管層強力支持中小金融機構業務轉型,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銀行通過設立子公司也可參與更多創新型業務。

海安農商銀行董事長徐曉軍認爲,設立基金管理公司一方面是滿足商業銀行進行資產負債全面管理、有效降低經營風險的需要;另一方面能有效降低銀行交易運營成本,同時能夠拓寬銀行中間業務,豐富收入結構。

中融基金總經理黃震表示,公募基金的核心競爭力是投研能力。現在公募基金相對於銀行和保險等機構,整體規模還是較小。鼓勵銀行設立公募基金是將銀行的渠道等優勢與公募基金的優勢結合,促進公募基金行業發展,促進權益投資。

目前,包括銀行系基金公司、理財子公司在內的銀行系資金已成爲資本市場上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早在2018年發佈的《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中,監管部門已進一步允許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

2020年1月,銀保監會又發佈《關於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稱,要多渠道促進居民儲蓄有效轉化爲資本市場長期資金。

中信證券研究部銀行團隊判斷,銀行系資金入市將保持穩健的節奏:其一,銀行仍需考慮基金公司與理財子公司的差異定位和業務協同,預計中小型銀行將加快基金公司牌照申請;其二,理財資金增配權益資產,短期預計仍將以委託投資的形式爲主,中長期則有賴於大類資產投研能力的構建。

何飛表示,接下來銀行系基金公司數量劇增可能性不大,因爲從籌備到審批再到通過時間成本不低,還需要搭建投研體系,商業銀行設立基金公司需要考慮投入、收益問題,像部分中小銀行競爭力並不強,創立基金公司效果也不明顯,那麼只有真正有需求的機構纔會着手創建。

與此同時,何飛認爲,作爲A股機構投資者,除穩健外,銀行系資金入市的參與方式多元化是另一大看點,除銀行系基金公司和理財子公司外,銀行還可以和外資設立合資理財公司。

除了基金管理公司,我國目前持有公募牌照的還有部分證券公司、部分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和部分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銀行系基金公司若擴容,公募基金行業的競爭主體將進一步多元。競爭主體越來越多元化後,行業又會迎來怎樣的變革?

一家次新公募基金公司總經理對記者表示,銀行在補齊資產管理和權益投資短板後,短期內會和基金公司有很多合作,長期來看,基金會面臨來自銀行的競爭壓力。

黃震認爲權益投資需要兩大核心能力,一是人才,二是機制,這兩種能力培養和磨合需要時間。短期來看,公募基金行業投研人才的競爭會更加激烈。不過,來自銀行新設立基金公司或者理財子公司的壓力可能在中長期纔會凸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