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三國曆史的人都知道,三國是一個軍事人才輩出的時代,當中既有張飛關羽等驍勇善戰的武將,也不乏諸葛亮與司馬懿等謀略衆多的謀臣。講到諸葛亮與司馬懿,他們一生均分別代表各自陣營在爭鬥,可謂是宿敵仇人,大家互不相讓。可有一件事,司馬懿卻贊同諸葛亮的做法並主動效仿。
   再對比司馬懿對自己的身後事的安排,便足見他對諸葛亮臨終前安排做法的學習:自己下葬時只需穿着普通的衣服,棺木內不放置任何金絲玉帛作爲隨葬品,自己的墓葬處不立墓碑、不植樹,在首陽山某處下葬即可。儘管司馬懿沒有像諸葛亮一般“祕不發喪”,可這套做法同樣令後人無法找到他的墓葬,然而後人評價都不一般。
   司馬懿爲什麼要學習諸葛亮這樣做呢?衆所周知,司馬懿雖說在智謀上與諸葛亮不相伯仲,但是他爲人卻是奸詐毒辣,謹慎多疑,在世時樹敵衆多,也迫害了不少人,所以,爲了讓自己不落得個墓葬被毀,屍骨無存的下場,他只得學習諸葛亮的這個方法,讓仇家找不到自己的墓地。
網友對此評論說:
@凱:“像司馬懿這種心思縝密的人,怎會想不到假如自己風光大葬的下場?肯定會招來仇人來毀自己墳墓。”
@小書法家:“其實行將就木,怎麼下葬都好都不過是一種選擇,我們無需評價太多。” 
(免責聲明: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