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川和王俊凱在《749局》拍攝現場。

陸川表示《749局》結尾戲動作戲份多,後期工作量特別大。

《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陸川最近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他執導的動作電影《749局》的後期工作中,因爲疫情原因,國外的特效團隊和中方團隊正在努力線上溝通加快趕工。“結尾由五六個動作段落構成,是殊死之戰,後期工作量巨大,也非常難。”

  對於最近多部原本在院線上映的電影轉線上平臺播放,陸川雖然持包容態度,但在他看來,去電影院看電影是特別幸福和特別有儀式感的事,“不希望看到電影院在我們這一代消亡,因爲電影院對我而言,算是一種信仰。”

  新片故事橋段不存在影射

  疫情期間,陸川每天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動作電影《749局》的後期工作中。該片由陸川自編自導,王俊凱、苗苗、鄭愷、任敏、辛柏青等主演,影片靈感源於導演陸川軍校畢業後在749部隊工作的一段經歷,講述了一個少年成長冒險的故事,有導演自己的青春記憶和成長印記。

  陸川透露,這次疫情對《749局》的後期製作影響相當大,“疫情暴發的時候,正是後期工作尤其是特效鏡頭要全面鋪開製作的階段。”因爲影片的特效團隊不僅有中方團隊,還有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外團隊,疫情在國內外暴發使得很多供應商都停工了。

  不過,《749局》的後期製作沒有停工,“我們一直在反覆打磨剪輯。中方團隊接替了一大部分後期預覽工作,他們在大年初五就復工了,部分核心團隊千方百計回到了北京,還有一大部分工作人員在各地家中異地辦公,小夥伴們進步非常快;我們的美方視效總監也是在洛杉磯家中和我們視頻溝通工作。這段時間澳大利亞等一些國家的供應商也在逐步復工,希望可以把因爲疫情損失的進度逐步彌補回來。”陸川對新京報記者說。

  《749局》中有大量動作、冒險元素,需要大量特效支撐。導演陸川說,“特別是結尾那組戲由五六個動作段落構成,是殊死之戰,是全片的戲劇和情感高潮,拍的時候全組上下確實都拼了全力。後期工作量巨大,也非常難。”

  據悉,《749局》中有關於“封城”、“大撤離”等場景,與之前疫情下的環境有些相似。對此巧合,導演陸川表示,《749局》的劇本是三年前完成的,2018年10月開機,2019年7月殺青,拍了9個月。在疫情發生前,全片就已經完成拍攝了。“剛好有一些非常類似的災難場景,真的是巧合,完全沒有任何影射的想法。可能有個主題是相近的,就是面對災難的抗爭和對同胞的拯救。”

  親子時光輔導,崩潰是常態

  對陸川來說,這次疫情帶來的最大變化是生活突然變得非常規律,有了很多時間陪父母喫飯,陪孩子玩,挺享受的。因爲疫情原因,學校一直延期開學,陸川就給4歲半的兒子小葫蘆充當起了代課老師,在家教學。他在微博上說:“已經把小學三年級之前的語文數學英語課都備好了……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幾個月的“教學”工作下來,陸川也深有感觸:“輔導孩子學習絕對是一件傷害父子感情的工作,崩潰是常態。我經常提醒自己不要變成魔鬼,要努力控制音量和語氣。”不過,陸川也感受到小葫蘆在學習上的巨大進步,“現在想騙他已經有點難度了,比如用酸奶來代替冰激凌就已經不行了,‘這明明寫着酸奶’,小葫蘆竟然會指着包裝盒上的酸奶字樣來戳穿我們。”

  電影院對我而言,是一種信仰

  《囧媽》《肥龍過江》《大贏家》《我們永不言棄》……自春節檔開始,已經陸續有多部原本在院線上映的電影轉線上平臺播放,對於此現象,陸川顯示出一種包容的態度,他認爲作爲電影人似乎應該去擁抱和接納不同形式的觀影方式,任何一種發行手段的存在背後可能都有市場的邏輯和需求。不過,對他而言,還是“不希望看到電影院在我們這一代消亡,因爲電影院對我而言,算是一種信仰。我真心覺得在電影院的大銀幕上看電影,是特別幸福的,特別有儀式感的。”

  陸川表示《749局》的團隊一直在爲影片能登上大銀幕而努力工作。“疫情不會永遠不結束,作爲電影導演,我希望等到銀幕重新點亮的時候。”而對於不久之後影院復工,陸川希望影院可以系統地復映一遍中國電影史上那些經典之作。

  ■ 陸川導演代表作品

  電影:《尋槍》2002年、《可可西里》2004年、《南京!南京!》2009年、《王的盛宴》2012年

  待映影片:《749局》

  【感悟】

  疫情給我個人的感受是,表面上是個人可以隨意行走的空間被侷限了,生活似乎變得侷促緩慢起來,但是卻讓思緒更爲沉靜,有了更廣大的空間去遨遊。

  我自己也惡補了大批的電影以及英劇美劇,印象比較深的是《傑出公民》《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冷戰》。

  ——陸川談近期觀影

  採寫/新京報記者 滕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