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今年疫情發生以來,小微企業的資金敞口依然較大。據有關銀行調研顯示,80%小微企業存在資金缺口。如何更加精準地讓小微企業獲得融資,成爲今年兩會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探討的熱點話題。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就建議,爲支持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多部委密集推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等支持措施。以此爲契機,應進一步探索精準服務小微企業融資的長效機制,促進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小微企業總體抗風險能力偏弱,不同行業及企業間差別大,導致服務成本高低不同。"雷軍表示,應推進金融機構融資服務堅持風險定價。他建議堅持降成本導向,堅持風險定價,遵循市場化原則精準施策。即區分金融機構和小微企業層級,建立相對稱的服務關係和市場價格,提高融資服務匹配度和融資效率。

中小銀行一直被認爲是服務小微企業最合適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雷軍認爲,應扶持中小銀行專注進行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允許金融機構間借鑑"碳交易"流轉融資指標,交易和流轉小微融資指標,讓資源向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優勢機構集中,從而實現金融服務分層,讓專注且善於做小微的銀行得到更便宜的資金。

與此同時,雷軍建議,加大力度發展天使投資、創業投資、股權融資、供應鏈金融等融資方式,形成充足多元的資金供給體系,促進高成長、高風險並存的科技創新型小微企業發展;同時通過稅收調節等手段鼓勵以上融資方式更好地投入到小微企業。

此外,談及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成本較高的問題,雷軍表示,可以通過加強運用金融科技和大數據能力,降低服務成本。

"鼓勵市場主體參與力度,與監管部門協作,共同加快搭建並完善涵蓋金融、稅務、市場監管、社保、海關、司法,及市場活動行爲的信用大數據服務平臺和金融科技服務平臺,對企業精準畫像,通過自動化流程,降低小微企業小額貸款的服務成本。"雷軍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