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姜樊)讯,今年是三大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三大攻坚战中就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金融风险是其中重点领域之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目前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金融运行总体平稳、重大金融风险有效防控。但是,"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金融等领域风险有所积聚,基层财政收支矛盾加剧。"

这意味着防控金融等领域风险仍将是重点。监管部门认为,今年要严守风险底线,目前银行业保险业抵御风险的"弹药"较为充足。

针对疫情之下可能带来的中小微企业贷款不良上升,从而对银行业的稳定造成影响的可能,银保监会今日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银行业保险业抵御风险的"弹药"较为充足,银保监会鼓励银行保险机构通过增提拨备、补充资本等措施,进一步加高加固应对风险的"堤坝"。

数据显示,疫情对银行业的影响主要反映在贷款质量上,表现为贷款逾期和违约情况增多,不良贷款有所增加。2020年一季度末,银行业不良贷款率2.04%,较年初上升0.0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2609亿元。

"虽然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行业、较脆弱的小微企业以及相关从业人员,不良贷款增加得比较多,但从当前情况看,银行业信用风险上升幅度在预期范围内。"上述人士表示。

不仅如此,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表示,当前央行加大信贷投放,引导市场利率下行,这时候也应防范资金空转套利等问题。"如果低成本资金进入股市、楼市,可能将加剧金融风险。"

与此同时,外部金融环境对国内经济或也将引发共振。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及,局部金融风险加速积累,值得警惕。疫情冲击下,各国实体经济遭遇困难,企业部门、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不断累积,如果有的国家反应迟钝、应对不当,可能导致金融风险与实体经济风险叠加共振。

实际上,这种共振叠加共振已经出现。3月份美股大幅下跌四次触发熔断机制,4月20日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历史上首次跌至负值,金融风险与实体经济低迷叠加共振。央行表示,坚持底线思维,对可能的外部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前瞻性做好政策储备,促进国民经济稳健运行。

此外,建银投资咨询分析师王全月认为,对于金融风险的化解,必须多部门形成政策合力。例如,财政今年新增发行专项债3.75万亿,将占用市场长期资金,如果发行节奏与央行的货币供给节奏不匹配,则势必造成市场流动性不足,倒逼央行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打乱既有货币政策调控节奏,造成货币供应过剩、推高物价、汇率承压,形成新的系统性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