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黄仲则在《杂感》里却写道:“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事实也证明,读书有用,但有用的不是书本知识,就如陆步轩一样,他所从事的工作,与他所学的专业没任何关系,但是更多学习农学专业和经管专业的人都没有他成功。

引言

常言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劝学篇,用以激励学子勤学。然而,黄仲则在《杂感》里却写道:“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由此可见,中国文字的魅力就在于集思辨一体,让人摸不着头脑。

坊间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似乎又是对“读书无用论”的一种佐证。但读书是否有用,见仁见智。或许下面这个故事会给我们一些启发。故事的主人公是高考状元、北大高材生,毕业之后却选择了回家卖猪肉,这是怎么回事呢?

01

1985年,陕西省的陆步轩以长安县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了北京大学。在那个年代,能够考入大学的人,都是人们心目中了不起的人才,更何况陆步轩考入的还是是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他的未来肯定一片光明。为此向来节省的陆步轩父亲,高兴的在村里摆了两天的宴席。

陆步轩经过北京大学四年的学习,从一个农村青年变成了一个有见识、思想不凡的上进青年。大学毕业后,由于当时大环境的形势,他重新回到了自己成长的那个小县城,被分配到了快要倒闭的长安县柴油机配件厂。但是他在那里一天都没干,就被退回了西安市人事局。在多次辗转安排下,陆步轩以临时工的身份,终于在计经委落脚,成了一名编外人员。

这时候的他才认清了现实,堂堂的北大高材生,如今的上班的工作内容,也只不过是给人端茶倒水、打扫卫生。甚至因为没有编制,只能住在家属院的门房里面。上个世纪90年代,国内掀起了一股“下海潮”,陆步轩受此影响,加上不甘心在门房里碌碌一生。于是,他最后选择辞去了工作,决定下海去寻求自己的另一番发展。

多年以后,陆步轩总结这次经历,说:“毕业十年,我对北大的态度很矛盾,我因为北大的教育而清高,不屑于溜须拍马,绳营狗苟,但是生活本身是庸俗的,这种清高与社会脱节。”

02

下海后,陆步轩做过许多营生,但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后来,陆步轩实在没办法了,他听说卖猪肉能挣不少,便拿起了杀猪刀,开了一家名叫“眼镜肉店”的猪肉档口。毕竟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去当一名屠夫,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在绝大多数人的传统观念里,都不是一件什么光彩的事情。陆步轩也觉得自己脸上挂不住,从不在别人面前提起自己的学历。

慢慢的,陆步轩的生意越做越好。到了2002年的时候,他的档口一天就能卖12头猪,每个月的利润有上万块。这引起了不少同行的眼红,陆步轩还因此被打伤过。

直到2003年,一家报纸的记者以《北大毕业生长安卖肉》为标题,报道了陆步轩的现状,一下子把他推到了人们的视线当中,同时也把他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当时,陆步轩这件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议论,人们对就业观念,人才标准,社会分配等众多问题都展开了深刻讨论。陆步轩成名后,有一些公办单位表示愿意给他提供工作岗位,他也一直想做一些有关文化的事情,最后选择了进入档案局,负责编撰地方志及相关资料征集工作。

03

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陆步轩认识了北大校友广州的陈生。同他一样,陈生也是卖猪肉的,经历过生活的磨练。于是他们商量着办一个“屠夫学校”,由陆步轩担任校长,为学校编写教材《猪肉营销学》。随后,陈生创办了猪肉品牌“壹号土猪”,邀请陆步轩担任品牌顾问。如今的门店已从20多家开到了1000多家,几乎覆盖了整个广州。

2016年,陆步轩离开体制,重新拿起了杀猪刀。他决定加盟“壹号土猪”,专心卖猪肉。之后的几年里,陆步轩陆续向北大捐款9亿。那个曾经被社会大众嘲笑20年的“北大屠夫”,用自己的行动事实告诉人们,他实现了人生的翻盘,打破了那些曾经嘲笑“读书无用论”的流言蜚语。

结语

事实也证明,读书有用,但有用的不是书本知识,就如陆步轩一样,他所从事的工作,与他所学的专业没任何关系,但是更多学习农学专业和经管专业的人都没有他成功。陆步轩成功是因为他的敢想敢干。在北大高材生的光环下,不畏舆论非议,只坚定履行自己的目标,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之举。

参考资料:

《增广贤文》

《杂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