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歲是人一生的黃金時期,同時也是猛將武力的巔峯時期:一方面,二十多歲雖然更爲年輕,但是經驗不足難免會喫虧;另外一方面,過了四十歲即使再厲害正常來說體力和精力都會有所下降。

這樣的例子在《三國演義》中並不少見,比如初出茅廬的許褚單挑呂布二十回合,曹操就連忙讓典韋上前幫忙,原因之一就在於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許褚經驗不足。

呂布武力雖然三國第一,但是不同時期其實也有強弱之分,那麼他的武力最巔峯時期是什麼時候呢?

呂布生於哪一年史書上沒有記載,不過從他稱呼劉備爲賢弟來看他應該比劉備大幾歲,而劉備生於161年,所以呂布生於155-160年之間的可能性最大,如此算下來他武力巔峯期應該是在190年左右,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就發生在189年,那麼呂布巔峯時期的武力有多強悍?唯有黃忠可敵呂布一百回合,關羽和趙雲都做不到。

我們先來看看毛本演義和嘉靖本演義對三英戰呂布的不同描述:

毛本演義: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

嘉靖本演義: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搜神威,酣戰呂布。八路諸侯見張飛漸漸槍法散亂,呂布越添精神。張飛性起,大喊一聲。雲長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又戰到三十合,兩員將戰不倒呂布。

毛本演義有令人費解之處,那就是既然張飛大戰呂布五十餘回合不分勝負,關羽拍馬上前夾攻呂布就顯得有點突兀了,嘉靖本就合理多了,雖然沒提多少回合,但估計也就是五六十回合、了不起七八十回合張飛就支撐不住了,要不然驕傲的關二哥絕不會出馬圍攻呂布。

此時的張飛最多七八十回合就敗於呂布之手是說得過去的,因爲張飛當時大概25歲左右,經驗不足還不到其巔峯時期,自然打不過巔峯期的呂布;關羽雖然比張飛大幾歲,此時武力或許略強過張飛,但在呂布手下也絕對支撐不了一百回合,要不然也不會關張兩人聯手都奈何不了呂布。

趙雲又如何呢?三英戰呂布後沒多久,趙雲和文丑在磐河大戰中五六十回合不分勝負,毛本和嘉靖本演義都強調了趙雲是個少年,了不起也就是二十多歲,同樣也是經驗有所不足,武力也未到巔峯期,張飛和關羽在呂布手下支撐不了一百回合,同樣趙雲也做不到,和趙雲打成平手的文丑以及和文丑齊名的顏良也做不到。

馬超生於176年,189年纔是個13歲的毛頭小夥,再怎麼少年英雄也不可能力敵呂布一百回合,所謂的前表呂布、後表馬超那只是在呂布早已不在、正值馬超巔峯時期的說法。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時的呂布武力正值巔峯期,實在太過厲害,關羽、張飛、趙雲和馬超都遠非其對手,莫非此時的三國無人可以力敵呂布一百回合?這也未必,至少黃忠或有一戰之力。

黃忠是三國最有名的老將,而且是武力最強的老將,209年長沙之戰黃忠年逾60,還能和比他小十幾歲的關羽打成平手,可見他年輕20歲的時候武力肯定更爲強悍,189年三英戰呂布的時候黃忠大概40多歲,他和呂布或有一戰之力,支撐一百回合應該能做到!

從演義來看,當時也就黃忠一人可在呂布手下支撐一百回合或以上,當然隨着年齡的增長,等到呂布過了巔峯期,能和他大戰一百回合以上的自然也就多了起來,那是後話不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