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數字電傳和機械電傳的區別就是:機械電傳是通過操縱桿來直接控制舵面,而數字電傳是飛行員通過操縱桿向飛控系統輸入一個自己想要做的機動動作,由飛控計算機根據傳感器數據來控制舵面,進而實現這種飛行動作。現階段,殲16和殲10系列戰機都用上了數字電傳飛控,總體而言,殲10系列的電傳飛控應該不如殲16的,但是殲20的飛控確實是頂尖的,這是殲16無法相比的。


想要寫出飛控系統,就必須對戰機的氣動佈局有個深入的瞭解。也只有深入瞭解氣動佈局之後,纔可以在得知相關數據之後,才能根據相關數據編制出優秀的飛控系統控制律。目前來說,殲11B,殲11BS,殲15,殲16都沒有擺脫蘇27戰機的那個框架,至於是否喫透了蘇系戰機的飛控和氣動佈局還尚未可知。


在2012年,殲11BS戰機在一次訓練完成後,突然機體失控,幸好飛行員當機立斷才確保戰機安全降落。不過也有報道稱在後續生產的殲11BS戰鬥機中,已經使用了新的數字電傳飛控。但是從2016年,殲15艦載機也因爲飛控系統的問題導致飛機急劇失控導致墜毀,也可以看得出來,殲11BS,殲15等的電傳飛控系統還是有些許問題的。而至於最新的殲16多用途戰鬥機,其飛控自然也極爲先進,迄今爲止並沒有因爲飛控系統的問題導致事故的發生,也可以這樣說,在殲16戰鬥機上,已經解決了數字電傳飛控的問題,再出現類似殲15和殲11BS那樣問題的幾率是極小的。有照片顯示,殲16戰機進行非對稱式掛載了一枚霹靂-10格鬥導彈,這也可以證明,殲16的電傳飛控系統應該是徹底解決問題了。


殲10戰鬥機的飛控

而殲10戰鬥機是我國自行研發的,飛控系統是“四餘度電傳飛控”。可以說,殲10戰鬥機的飛控系統是我國全部掌握的,對其氣動佈局也是極爲了解的。也可以這樣說,殲10系列,梟龍,殲20等戰機的飛控系統全部是由我國自行研發編寫的,不存在什麼技術難題。殲10戰鬥機的數字電傳飛控和殲11B,殲11BS,殲15的硬件設施一樣,只不過編寫的軟件不一樣。


這麼來看的話,早期服役殲10的數字電傳飛控應該不如殲16的,而殲10C數字電傳飛控就不必殲16差了。畢竟殲10戰鬥機在服役這麼多年以來,並沒有因爲飛控問題出現墜機的事故,大多是因爲發動機故障導致墜機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