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李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駱駝從小就是揹着他的詩長大的。在駱駝最初的印象裏,李白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因爲他的詩歌經常被選進教材;後來讀到他的《將進酒》,駱駝又認爲他是一個非常“傲嬌”的人,因爲他視金錢如糞土,視聖賢於無物;等到駱駝開始研究唐代歷史以後,駱駝最終認爲,李白是一個“可憐”的人,因爲他一生胸襟未展,四處漂泊,最終客死異鄉。

駱駝由此產生了一個疑問,是什麼讓他的一生,如此的“悲催”呢?在翻閱了一些資料後,駱駝從他的三首詩中找到了答案。

第一首:《贈張相鎬其二》

從題目我們就能看出來,這是組詩中的一首,因爲篇幅過長,駱駝就不再全篇引用了,只摘錄其中有用的句子。這首詩是李白在“永王李璘事件。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工作呢?簡單來說,就是給皇帝花式捧哏的,沒事時寫點文章給皇帝拍拍馬屁,有事時,給皇帝貢獻一篇應景的歌賦,例如那首給楊貴妃的《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就是應命而作。

後來李白幹了不到兩年,就選擇辭職了。對於李白下崗的原因,也有很多種說法,有的說李白得罪了高力士、楊貴妃,因爲他曾經逼迫高力士給他脫鞋,還讓楊貴妃幫他磨墨。這些只是傳說當不得真,因爲當時高力士已經是宦官之首,地位尊崇,而楊貴妃更是寵冠後宮,據《舊唐書》記載,楊貴妃曾因自己不開心,兩次離家出走。而李白當時只不過是個不入流的微末小官,根本不可能使喚得動這兩個人。

那麼李白到底爲什麼會離開呢?在他的《答高山人兼呈權、顧二侯》中,曾有這麼一句話“讒惑英主心,恩疏佞臣計”。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結合上下文,翻譯過來就是“我好不容易混上了編制,正準備爲國盡忠,奈何辦公室的同事搞辦公室政治,把我給害了”。

也就是說,缺乏行政經驗的李白,在職場中被同事給陰了,而聽信了讒言的老闆李隆基,也因此對他產生了看法,他無奈之下只好選擇走人。

第三首:《永王東巡歌 》

有人還說,李白不是被動離開的,而是因爲看不慣官場的蠅營狗苟,自己才主動離開的。真的是這樣嗎?他在離開長安以後,曾作了一首叫《登金陵鳳凰臺》的詩,這裏面有“長安不見使人愁。”一句,其中濃濃的眷戀是撲面而來。從他後期的所作所爲來看,他對於官場依然是充滿憧憬,所以駱駝認爲,李白並非是厭倦了官場,而主動離開的。

李白的二次入仕,得益於“安史之亂”的爆發。當安祿山肆虐中原之際,李隆基逃亡蜀地,而太子李亨則留下抵抗叛軍。李隆基本打算在成都遙控指揮,爲了限制李亨的發展,他還下了一道詔書,任命了一些兒子去分別行事,這裏面就包括永王李璘。但是他沒想到李亨快人一步,到了靈武就私自登基稱帝,絲毫沒有給李隆基翻盤的餘地。

在這種情況下,李璘的處境就比較尷尬了,深處夾縫中的他,最終選擇了擁兵自重,並廣邀名士到自己麾下,李白這時也正在尋找機會。在他的心裏,李隆基灰頭土臉的逃亡蜀地,已是冢中枯骨,很難再有翻身之日;而李亨身處長江以北,正面硬剛如狼似虎的叛軍,怕是也凶多吉少;最有奔頭的,就是這個佔據江南的李璘,他既有長江天塹阻敵,又有江南糧倉籌軍,所以李白就向永王獻上了自己的膝蓋。

作爲一介文人,李白雖然自認爲胸有雄兵百萬,但在實際上他能做的卻很有限。他當時只好發揮自己特長,作了一組獻給永王的讚歌,名爲《永王東巡歌》,其中流傳後世的有十一首。駱駝認爲其中的第九首,最有代表性“祖龍浮海不成橋……卻似文皇欲渡遼”。

這首詩把永王比作秦皇漢武還不算,他還把永王比作唐太宗李世民,李白的這種投機表現,無異於孤注一擲。但是他的願望最終還是落空了。當李亨的正規軍一到,李璘的隊伍就如土雞瓦狗,瞬間就被擊潰了,這場“永王李璘事件”的結束,也同時宣告了李白的悲催人生的確定。李白先是被流放,赦免後一直四處漂泊,最終死在了異鄉。

小結

從這三首詩,我們可以看出,李白因爲身世,而落後在了起跑線上,在多次努力之後,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卻又因爲經驗不足,而“被下崗”,最終他想搏一把大的,卻又滿盤皆輸。這是時也、命也、運也?駱駝認爲這是欲也、傲也、貪也。

參考文獻:《舊唐書》《中國曆代詩詞名句鑑賞大辭典》《資治通鑑》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