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週日的這個晚間,當我看到遼足的最後一條告別官微,我的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坦白的講,我並不是遼寧隊的球迷,但我是遼寧人,我也曾從內心深處選擇去支持過這支球隊。當大連足球沉寂之時,遼足曾一度也是我心內對於遼寧本土化足球情愫的寄託。而在這個晚上,面對遼足最後的一條告別官微,我不如自主地想起譚詠麟的那首“講不出再見”!

紅色的信仰就此破滅

肇俊哲作爲遼足“紅色信仰”的代表性人物,估計在今夜,他的內心也是五味雜陳。就像在遼足官微下方的留言中,有位球迷是這樣的說的:講不出再見,也不願意離開,紅色的信仰就此破滅,我們不會離開,我們也從未離開,依然會在原地等你,我們一起南征北戰,從頭再來。

話雖這樣講,但重頭再來的,早已不是當初那支“遼小虎”,就像現在的大連人隊,無法繼承大連萬達和大連實德的衣鉢是一樣的。而在社交平臺上,我們仍然能夠看到“大連實德吧”裏,有很多老球迷在那裏追憶着過去,唏噓着歲月。儘管那個時代的球迷,如今或許已經霜染兩鬢。但是,那曾經的輝煌,雖然猶如璀璨的煙花一般短暫,但留存於我們內心深處的,卻是青春的記憶。

遼足表達深深的遺憾和歉意

遼足在官微中說:“遼足精神代表着自強不息,永不放棄。俱樂部離開,遼足精神猶在。相信自有後來者,血脈傳承,重塑輝煌。

衷心感謝所有多年來支持熱愛遼寧足球俱樂部的遼瀋球迷,廣大媒體,政府領導,贊助商等社會各界朋友;感謝在最艱苦的時刻和我們並肩戰鬥的全體教練員、運動員和員工。

對這樣的結局,表示深深的遺憾和歉意

此時的遺憾的歉意,只能讓無數球迷爲之淚目和感嘆。

有媒體認爲,10年前遼足就一直在靠“賣球員爲生”,這種“賣血”的行爲,終將有一天將走向滅亡。乍一看,似乎這是遼足早在10年前就爲自己埋下了一顆地雷。但是,從另一個層面來看,這也是東北經濟大環境的使然,而足球投資和運營,也難逃經濟“下行”命運。經濟基礎決定着上層建築。而當前,中超的頂級球隊,已基本傾斜於“北上廣深”,這與中國的經濟走勢恰好吻合。

遼足面對糟糕的投資環境,不靠賣血爲生,恐怕也支撐不到今天,早就向大家告別了。

沒有哪一個人能夠一直年輕,也很難有一支球隊能夠一直“長青”,當你離開所有人的時候,當我們爲你而駐足之時,那風中的吶喊,將永存於腦海,永不曾離去。

再見了,遼足……

相關文章